STX大连首次拍卖为何流拍?
2015-05-13 10:02 | 国际船舶网 船厂动态
不出意外,STX大连六家公司首次拍卖无人竞拍惨遭流拍。
5月12日,已经于上个月被法院宣布破产清算的STX大连六家公司在大连进行了其第一次拍卖,据现场人士称第一次拍卖因为无人竞拍,开始几分钟后就宣布流拍,而部分中小企业供应商更是在法院门口拉起横幅表达诉求。
350亿债务拍卖标的评估值仅为58亿元
今年3月份,STX大连六家公司已经确定进入了破产清算程序。根据破产管理人三月份发给债权人的文件统计得出,STX六家公司中的重工、海洋重工、重型装备、发动机以及造船这五家公司的债务为350.98亿元。
4月份,来自STX六家公司财产联合拍卖工作组的公开消息称,破产财产拍卖会将于5月12日在大连中级人民法院举行,六家公司所拥有的破产财产将按照现状整体合并拍卖,拍卖标的破产财产评估值约为人民币58亿元。由上海国际商品拍卖有限公司、北京亚特兰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将共同作为拍卖机构承担此次拍卖。
据了解,STX的多家债权人当时就表示,按照58亿元的拍卖评估值和债权清偿顺序,不可能执行到这些没有抵押的供应商债权。因此大家并不同意破产拍卖,然而投票之后,管理人仍然宣布拍卖。据除STX金属公司之外的另外5家公司的无担保债权投票结果文件显示,按投票总数计算,同意拍卖的比例为60.08%;而按投票代表的无担保债权金额计算,同意拍卖的比例为36.9%。不过,STX大连最终还是走上了拍卖台。
传大船集团内定三十几亿接手
一位现场供应商告诉记者,十点开始拍卖,开始之前,法官就已经出来跟大家说,拍卖不能成功进行,因为没有人交保证金,也就是没有竞拍者。按照相关法律规定,流拍之后再次拍卖的价格可降低20%。
有供应商债权人现场透露,此前已经听到内部传言称,大船集团将以最低价格三十几亿接手,头两次都将流拍,下一次按八折的价格拍卖。”
有消息人士称,大船就是内定接盘方,原来谈的低价方案STX大连接受不了,因此进入拍卖程序,流拍了业主就死心了,下岗工人和债权方再一施压业主就从了。
有业内人士也认可上述观点称,2015、16年中国重工注入年、并购年,并购的第一目标估计就是STX大连,第二次流拍后60日内可举行第三次拍卖,每次流拍可降价幅度20%以内,拍卖三次理论上58亿底价降价幅度40%以内,第三次成交价估计35亿就能够拍下来。而第一次流拍说明无竞拍对手,因此从某种程度上看,STX大连归属大船确信无疑。
曾有传言称中船重工将收购,然而公司内部人士表示,当时政府确实有此安排,但是接触后发现债务太重,所以没有接手。
不过也有专家称,在目前如此恶劣的市场环境下,除了国有船企根本不可能有企业会拍卖STX大连的资产,因此无人竞拍也属正常。
然而不管是58亿元的评估价格还是传言称的最终三十几亿的拍卖价格,对于STX欠下的巨额债务而言都是杯水车薪,但是对于众多的中小供应商而言很可能就是毁灭性的打击。
STX大连6家公司拍卖资料
1、拍卖标的
STX(大连)六家公司所拥有的破产财产,包括房屋建筑物(各类厂房、仓库、办公楼、变电站所等)、构筑物(岸壁、码头等)、土地使用权、在建工程、机器设备(起重机、龙门铣床、数控车床等)、存货(在建船舶等)、车辆和电子设备等,按现状对STX(大连)六家公司破产财产整体合并拍卖。
本次拍卖设定的保证金为人民币壹亿元,破产财产评估值约为人民币58亿元。
2、拍卖标的概况
STX大连六家公司系全球第四大造船企业韩国STX集团在中国大连独立投资的造船海洋综合生产基地,其坐落于我国渤海湾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现为“大连长兴岛经济区”),占地面积近7000亩,涵盖零部件生产、分段制造、发动机装配、船舶和高附加值海洋工程建造等多个方面,是一个拥有一条龙式垂直系列化生产体系的造船海洋综合生产基地,其拥有独立岸壁、自有使用海域等得天独厚的深水岸线资源,其拥有全球超大规模的海洋工程建造设备设施,具备年产80艘各类大型船舶的产能,能生产散货船、汽车运输船、矿石运输船、集装箱船、铺管船、浮式储油船、LNG船、成品油轮等各类船舶。
六家公司自2006年起签约筹建,其从建设初始即本着打造世界超一流船企的宗旨,不仅场地规模、硬件设施排在世界前位,其多年来构筑的独有的核心竞争力亦走在世界造船业前沿。作为产业核心的船舶发动机公司,其拥有自有的铸造工厂、集素材切割、焊接、热处理、涂装工程为一体的焊接结构件生产工厂和采用自行研发的设备精密加工曲轴及其他轴系类产品的专业化工厂,并拥有最大加工能力设备的发动机部门及产业器材精密加工综合基地,他们通过独有的生产工法及现场工艺,加上完善的工业配套体系和创新的设计理念,加上发达便利的物流交通网络,在多年的发展中已成为行业内著名的一流船企。当其生产能力于2009年进入正常状态时,由于遇上了全球性金融危机,造船行业首当其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影响,STX大连六家公司经营情况也步入低迷,业绩也经营不善,自2013年5月起逐步停产,虽经各方尽力挽救,但在造船业整体下行的大趋势中,终究无力回天,最终宣告破产、依法进入破产清算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