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文凯:振华重工全力搏击海工市场
2015-10-16 08:34 | 振华重工 船界人物
自2014年国际油价下跌以来,全球海工市场面临断崖式下行困境,高速增长的中国海工行业,日子不再像以往那么好过。在当前的背景下,我国海工企业的发展面临哪些挑战?又该如何面对?近日,多家媒体记者采访了上海振华重工副总裁、振华重工海工集团总经理戴文凯。以下为采访实录:
1. 记者:当前全球海工发展面临的基本形势是什么?
戴文凯:自2014年6月以来,国际原油价格直线下滑,当年即较年内峰值下跌超过50%。受油价暴跌影响,几乎所有国际石油公司都缩减了2015年开支预算,平均下调16%。全球“海工”市场受其影响需求大幅萎缩。自2014年以来,无论是钻井平台、生产平台还是“海工”船市场,均出现量价齐跌的态势:累计成交各类“海工”装备407座(艘),成交金额419.8亿美元,低于2011-2013年年均650亿美元的成交规模,世界“海工”市场持续近4年的增长速度几乎被瞬间“按停”。
其中,印尼国家石油下调36%,中国海油、法国道达尔均下调了30%,美国的几家石油公司也都下调20%以上。于是大量“海工”项目停滞,合同终止,“海工”产品闲置,“海工”装备利用率明显下滑。在当前严峻的市场形势下,自升式平台利用率已降至2009年以来最低位。
业内人士认为,“如果油价稳定在每桶70至80美元,投资人对‘海工’市场有信心,‘海工’装备更新换代的需求会变强,目前大部分‘海工’装备项目依然可以继续运行。”“如果油价在60美元左右,就只有33.4%的项目具有可行性。”
2. 记者:作为一名海工企业的管理者,你认为当前我国海工企业发展面临哪些困难或挑战?
戴文凯:当前,中国海工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主要来自于四个方面:
首先是市场压力。到2014年,中国已经成为数量上的全球“海工”第一大国。一方面,受国际油价低迷影响,海工装备市场订单总体下降;另一方面,中国海工产能相对低端,低端产能处于过剩局面。海工订单主要集中在相对低端的海工辅助船舶、技术相对中端的自升式钻井平台,而在技术含量更高的FPSO(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装置)等产品订单上则鲜有涉及。
第二是技术能力的差距。西方的“海工”企业已经经过多年的积累和磨练,而国内大多数企业大都刚刚进入这个行当,他们以前虽然也从事造船业务,但“海工”和造船在规范、技术等方面有诸多不同,这些会反映在产品的开发、设计、建造等技术领域的方方面面。“海工”企业要想走得远,不仅要会“造船壳”,更要学会“造芯”,技术难题首先要突破。
第三是建造能力,就是在组织生产的过程中,让技术和生产相适应的综合能力。国内“海工”企业在刚开始生产“海工”装备时,多数会出现返工的情况,原因就是习惯用造船的老思路去从事“海工”生产,最终造成很多不适应。比如“海工”的设备、配件比造船多,但空间却很有限,如果再凭借造船的老经验,一个零件装上去,其他零件可能就没有安装空间了,结果就是返工。不仅延误工期,还提高了建造成本。
第四是融资环境。在“海工”装备生产中,很多船东在交船前付款的比例只有10%,极端的情况有些承建的“海工”企业甚至只能拿到1%。过低的首付款比例,一方面要承担船东弃船的风险,另一方面“海工”企业进行融资不容易。特别是现在船舶行业被列入产能过剩的行业,银行对船舶行业的贷款比较谨慎。
如果我们不能在这些方面有所突破的话,进一步发展将非常困难,一些企业可能尚未获得发展机会,就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了。
3. 记者:面对困难,振华重工如何应对严峻复杂的海工市场形势?
戴文凯:面对严峻的全球海工装备市场形势,和国内海工产业发展面临的艰巨挑战,振华重工出动组合拳,全力搏击海工市场。
振华重工从2004年起进入海工领域,时间不长,但进步较快。目前,已经形成了海洋工程船、海洋石油平台和海工核心配套件三大块重点业务板块。其中,工程船中的大型浮吊已经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属于第一阵营,海上铺管船和部分核心配套件已经位于国内领先、世界先进的世界第二阵营,逐渐成为世界海工企业的后起之秀。铺管船方面,振华重工成为国内出口整船产品第一家;石油钻井平台方面,首座300英尺钻井平台“振海1号”成功交付,并在越南附近海域顺利打出两口探井。此外,深水饱和潜水支持船、三用工作船、风电安装船等海工订单的取得,也使公司海工产品实现了多元化。
海工市场具备“三高一强”的特征:利润高、投入高、技术难度高,竞争强度大。要分享到这块诱人的“蛋糕”,并不容易。面对现状,振华重工发挥自身特点,实现战略转型。实践证明,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发展的主动权。振华重工在自主化、智能化的基础上,抢占国际海工装备制造创新的“制高点”,进行海工科技创新的一些成绩和经验。
一是,成立海工集团,打造专业海工“集团军”
为了适应现代海工企业“专业化、规模化”的管理要求,振华重工从战略上引领海工业务的发展,在今年7月份,在公司海工业务的基础上,转型升级,成立了上海振华海洋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海工集团的发展将围绕五大业务进行定位。一是,高端海工产品,抓住机会,积蓄力量,实现钻井平台、钻井船、半潜船等产品的新飞跃;二是,各种船舶产品,要对工程类、服务类、综合类船舶进行标准化和系列化分类管理;三是,“大、重、特”型钢结构产品,打造新的利润增长点;四是,海工的核心配套件产品,要打造成为中国交建技术含量、信息化水平最高的“名片”;五是,海上能源类服务,形成规模和品牌。海工集团的成立,将进一步提升振华重工海工装备的研发制造实力,实现海工业务产业链、价值链、管理链、责任链的有机统一 。
二是,不仅造“壳”,更要造“芯”
在海洋重工装备领域中,海工关键配套件对于大型海工装备来说,相当于电脑的“芯片”,不起眼却又必不可少。但海工配套设备技术要求高,研制难度大,国产海工产品长期依赖进口核心配套件,中国海工配套设备自配套率低于30%,核心配套设备自配套率甚至不足5%,大量依赖进口,这制约了装备制造企业朝高端发展。在这里举一个我们亲身经历的例子,在振华重工做第一台钻井平台时,曾就平台的关键配套设备——钻井系统向某国际知名公司询价,但对方却说,“请先打100万元美元过来,作为预询价费,如果采购则在设备费中扣除,如果不采购则作为询价费不再返还”。这件事深深刺痛了振华重工的研发人员,更使我们明白,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是多么重要。自此,我们加快了研发海工核心装备的步伐,充分发挥在港机领域形成的机、电、液研发优势,将其移植到海工装备上,相继研发多个海工核心配套件,为海工产品装上了“中国芯”。
在钻井平台核心配套装备上,振华重工大胆创新,攻克了四大关键技术,成功研制出平台升降系统,现已为近2年新开工的自升式平台提供配套,产业化前景十分好;在平台的另一核心装备桩腿上,也已形成独立成套装备向市场出售。
振华重工的桩腿智能化焊接车间得到国家工信部海工专项和智能制造专项的支持;升降系统、铺管船等核心装备被上海市经信委列入高新技术产业项目。
三是,坚持不懈,推进“两个结合”
第一,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标准化深度融合。公司现已成立“上海市海洋重工装备工程研制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重点实验室”,完成了“300英尺水深自升式钻井平台工程研制和信息化”、“海洋重工装备的数字化样机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等项目。目前,正在建设海上钻井平台装备制造智能化焊接车间,将形成我国首条海工装备核心部件的高效化、智能化、自动化和数字化焊接生产制造生产线,极大提高桩腿生产效率。2015年,公司以“基于大数据技术的起重机远程服务创新平台”入选工信部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试点企业,“海洋工程装备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试验验证”入选工信部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项目,公司将以项目为依托,完成海洋工程装备智能制造基础标准、关键技术标准的制定工作,推动标准的贯彻实施,建立科学、完善的智能制造技术体系和标准体系,满足海洋工程装备产品研发、生产、管理、服务等全生命周期智能化的要求。
第二,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公司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合作创新的体制,成功攻关近百个科研课题,促进了科技成果的产业化。目前我们正在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开发抓斗式挖泥船、水下机器人,与708所、711所、704所共同研发3000米钻井船项目。
四是,着力“三个坚持”
第一,坚持资金投入到位。公司科技经费投入超过营业额的4%,近年来保持在8亿多水平,同规模的装备制造业企业中位居前列。主要用于:一是,投入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尤其投入产品的样机制造。有些创新产品可以先生产后销售。二是,投入不断完善、持续改进,产品。三是,投入国家和上海市和公司自己的工程中心和实验室等能力建设。四是,投入科技奖励。公司坚持每年召开科技大会,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给予百万元级的奖励。
第二,坚持人才投入到位。公司将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公司人才队伍整体建设的重要内容,创新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激励机制,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公司通过培养储备技术人才、合理布局人才专业结构、合理规划人才需求规模、引进高水平科技人才等方面构建了科技人才保障体系,涌现出一批楷模,开创了活力迸发、人才辈出的新局面。目前,在海工研发方面,公司已成立海工研发中心,拥有海工研发人才400余人。
第三,坚持技术创新“不二过”。公司的发展离不开高技术人才,高技术人才价值的实现离不开公司搭建的科技创新平台。公司为高技术人才提供了广阔的科技创新舞台,即“敢于使用新人”与“容错机制”。对于新人,在公司“传、帮、带”机制的培养下,可直接参与设计工作,甚至被委以重任,充分施展才华。面对工作中的过失,公司对技术人员采取宽容态度,但要求“不二过”,提供了人性化的创新平台。
危机之中蕴藏着机遇,当前严峻的海工宏观发展环境,恰恰也给振华重工苦练内功,发展海工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公司将坚定海工发展战略,打造海工装备制造的民族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