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岸船舶继续保持稳健发展势头
2016-01-20 08:44 | 国际船舶网 船厂动态
2015年,口岸船舶着力推进以产品结构调整、生产模式转变为核心的企业转型升级,在复杂严峻的船市环境中顽强拼搏,砥砺前行,全年完工交船17艘,计90万载重吨,承接新船24艘,手持订单51艘,计300万载重吨。抢订单、保交船,至今未发生一例弃船现象,继续保持稳健发展势头。
成功收购泰州中航船舶重工45%的股份
这一年,口岸船舶抢抓市场机遇,成功收购了泰州中航船舶重工45%的股份,使得泰州中航船舶重工成为其全资子公司,就此开启集团化试运作新时代,充分整合新老厂区人力、财力、物力资源,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精细生产管理要求,适时进行机构调整人员整编,实行资源共享协同发展,企业实力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与此同时,口岸船舶基于对市场形势的冷静分析和准确判断,审慎作出“不求量的扩张而求质的提升”的企业定位,坚持市场导向、效益为先、量力而行的发展方针,坚持产品多元化、品牌化、特色化的发展方向,确保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这一年,口岸船舶成功建造交付在即的20.8万吨散货船,创下了该公司有史以来建造吨位最大船舶的纪录;建造交付的全球首制GD3.8万吨散货船,彰显了企业快速高效的造船实力;琼州海峡5大航运公司的多艘客滚船修造项目同时在该公司密集开工,媒体惊呼口岸船舶这是“小船造出大市场”。这一年口岸船舶人以不屈的意志和开拓的精神,创下了太多的历史纪录,在该公司的发展史上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着力推进生产模式转变收效显著
随着船市形势的持续恶化,如今船企间的竞争更是到了白热化的程度,口岸船舶总经理郭朝义一针见血地指出,“船企间的竞争实质就是拼成本”。为此,2015年口岸船舶把“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确立为年度工作主题,继续着力推行生产模式转变,坚持“设计、生产、管理”一体化和“壳、舾、涂”一体化,强化预装完整性、船舶下水状态完整性,周密计划,精心组织生产,实行工序前移,不断缩短船台、船坞周期和水下安装周期。
全面实施分片制作为中心的分段建造模式、单元组装为中心的预舾装生产模式和分段总组为中心的船台大合拢模式。与韩国亚进公司签订技术合作协议,展开工艺革新方面的深度合作,并在4#6.4万吨散货船项目上全面落实。一系列改革措施收到了显著效果,6.4万吨散货船(TK0806)船台周期比首制船缩短了50天,GD3.8万吨散货船(TK1021)水下安装周期仅70天,创公司历史最好水平。
积极开展以新技术、新工艺、新工法、新工装为内容的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并取得重要突破。全年共合作开发新船型产品9项,自主研究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工装共22项,申报国家专利10项,其中有4项实用新型专利获授权,5项发明专利处于实质性审查阶段。自主开发相关应用软件12项,其中有6项申报获得国家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公司研发的“节能环保型38000DWT散货船”和“节能环保型4350TEU集装箱船”分别被江苏省认定为高新技术产品。公司两化融合管理体系顺利通过初审,被工信部列为两化融合试点企业的体系建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着力推进产品转型升级承接新船24艘
2015年全球订单大幅下跌,中国新船接订单量同比下跌7成,在此背景下,口岸船舶把抢订单当着企业发展的头等大事,加快实施产品转型升级,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同时开发,同时发力,经营人员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勇于作为,敢于担当,抢抓机遇,主动出击。公司董事长王俊泽亲自挂帅,不辞辛劳,终日奔波,多次飞往欧洲等地区拜访老船东,拓展新客户。
凭借出色的经营工作和良好的市场声誉,新船订单方面上半年初见成效,下半年捷报频传:8月与广东双泰运输公司签署了2艘50车/999客客滚船订单;9月与德国船东签署了8艘1400TEU集装箱船订单,与宁波远洋运输公司签署了4艘1000TEU集装箱船订单;11月与北部湾旅游股份签署了一艘700客客滚船订单,与挪威船东签署了4艘1.75万吨化学品船订单。产品结构实现了在液货船高端市场新的突破。
作为一家民营企业,口岸船舶在黯淡的2015船市中一举斩获24艘新船订单,无疑是大发异彩。新的一年,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口岸船舶必将乘风破浪,扬帆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