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岸船舶首制20.8万吨船交付喜迎“开门红”
2016-02-02 08:37 | 国际船舶网 在建新船
新年伊始,泰州口岸船舶有限公司大船建造捷报频传,新区为德国奥登道夫公司建造的20.8万吨散货船系列船中的1#、2#船先后命名。元月18日,首制船顺利签字交付,这也是该公司新年交付的第一艘船舶。据了解,2013年,该船东在韩国及国内多家船厂同时下单建造20余艘该型船,口岸船舶一举斩获其中8艘船的建造合同,创下口岸船舶承接订单吨位最大、批量最多、合同总价最高等多项历史之最。该首制船的顺利交付,标志着该公司管理水平、大船建造能力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精细管理 造船生产良性发展
一是完善计划体系。通过推广编制三月滚动计划、月度计划、双周滚动计划、日计划、施工队项目分解计划,并将实际进度与月度计划完成情况量化对标考核,提高计划的严肃性、权威性。二是坚持开好“两会”(即:生产准备会、月度工作会)。加强生产前期策划和准备,统筹协调图纸供应、材料供货和设备纳期,保障各节点计划的顺利推进,真正做到“计划周密、调度灵活、重点突出、全面完成”。三是精心组织生产。针对大船建造,及时召开生产动员会,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咬定目标、凝心聚力、只争朝夕。在首制船按期出坞后,适时组织阶段性总结交流,更好地优化设计、改进工艺、提升管理、提高效率、提升建造精度和产品质量。通过内部资源整合,优化工艺流程,提升分段自制能力,充足的分段储备为后道工序中组、总组提供了有利条件,为实现有序生产打下了坚实基础。
众志成城 劳动竞赛效果显著
在20.8万吨散货船批量建造过程中,口岸船舶以首制船为样本,求专求精,铸造精品,全体员工众志成城打造“口岸品牌”,并特地开启“绿色通道”,成立专门项目组,召开生产动员大会,号召全体员工围绕该船出坞目标,坚定信心、凝心聚力、比学赶超、克服种种困难,集中一切优势力量展开攻坚战。
相关部门在搭载过程、项目报验、涂装工程等方面以左右舷为单位开展擂台赛,在同一项目上,针对同样的技术要求、质量指标、施工环境、客户要求等,开展比学赶超的劳动竞赛,通过比较找差距,通过学习提水平,通过竞赛比贡献,生产效率大大提高,确保了节点计划的按期实现。涂装部比原计划提前3天完成了该船坞内涂装工程,创造了新区坞内涂装生产进度、质量、安全的新纪录,得到了船东船检的高度赞扬。2#20.8万吨散货船实现46天全船贯通、67天外板交涂装、70天全船密性结束、75天实现船体零扫尾,出坞时锚机具备应急抛锚条件,生产进度和完工状态均比1#船有了明显的进步。3#船更是实现了38天全船贯通。
工艺革新 四新应用成绩斐然
在20.8万吨散货船首制船建造过程中,口岸船舶努力推行工艺革新,推进“两化”融合,加大新技术、新工艺、新工装、新工法的推广应用力度,“四新”工作成绩斐然。
全面推行压载舱水密焊缝预密性试验,填补了公司在分段阶段实现角焊缝充气试验的空白;推行舱壁总组工艺,将横向舱口围与横舱壁进行总组,整体进砂房冲砂油漆;加大单元模块制作范围,提升单元模块的完整性,实现了机舱中组段盆舾装完整性吊装,优化发电机平台单元,取消分油机间花纹板平台,合理布置机舱底层平台,优化主甲板单元等;制作瓶架,实现CO2瓶整体吊装;更新投油设备、优化投油工艺;应用艉部作业平台吊装舵、桨;进一步完善电缆预裁基础数据,为后续船电缆预裁提供数据参考;利用切割机对钢板进行多头双面同时正反倒角;减少脚手架的搭设,使用电动吊笼配合坞内合拢;推广实芯焊丝二氧化碳焊+埋弧自动焊混合焊工艺进行拼板焊接,用埋弧自动焊代替二氧化碳手工焊进行焊缝盖面;对坞内总组区分段翻身工装、支撑等实行标准化定点、定置管理,对中组区场地实行定置管理,分段调整定制专门调整垫等。一系列新技术、新工艺、新工装、新工法的推广和应用,不仅降低了劳动强度,减少了材料和劳力浪费,还大大提高了效率,缩短了建造周期。
口岸船舶新区总经理蔡爱国表示,20.8万吨散货船的建造,工程量大,技术要求高,该船的顺利建造,凝聚着公司全体员工的智慧和汗水,更得益于船东驻厂监造团队、ABS船级社驻厂验船师,以及设备厂商的大力支持。两年来,口岸船舶与船东的合作是友好、愉快的,无论是解决重要的商务问题,还是处理具体的技术细节,双方都力求通过坦诚沟通、友好协商寻求双方满意的解决方案,最终顺利实现了该船的签字交付。
据悉,2015年初,泰州口岸船舶有限公司行使股东优先购买权,成功收购中国航空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持有的泰州中航45%的股权。通过内部资源整合,统筹人、财、物的管理,积极推进集团化试运行,降低运营成本的同时,造船实力得到显著增强。面对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持续下行压力,面对船舶行业发展新常态,口岸船舶立足实情,量力而行,紧扣“不追求量的扩张,而追求质的提升”的企业定位,不在“人无我有”上比实力,而在“人有我优”上比能力,树立诚信品牌,打造核心竞争力,坚持走品牌化发展之路。2015年,口岸船舶新接订单24艘,38万载重吨,在手订单51艘约300万载重吨,部分产品排产至2018年上半年,为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