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特种模拟船“吴淞”号启用
2016-11-26 14:51 | 上观 船舶动态
油气和化学品属于易燃易爆的有毒物质,对于运输有特殊要求,因此对特种船人员的操作培训非常重要。“通过在实船环境中进行模拟实验,既能保证学生的操作时间,又杜绝了环境危险。”
上海海事大学全新“海上虚拟课堂”、国内外培养液货船员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的实训基地日前诞生。解放日报·上观记者今日从校方获悉,由交通运输部和上海市共同出资4000万元建成的“吴淞”号组合式液货模拟船完成验收,并正式投入使用。
自主研发“四效合一”模拟平台
“吴淞”号为钢质结构,全长60.8米,宽10米,上层建筑共有4层,每层层高2.1米,实验舱面积达1000余平方米。“吴淞”号建设项目组组长、上海海事大学商船学院教授胡以怀介绍,它是全球首艘集成了4种液货船货舱,即:大型油船、散装化学品船、液化石油气(LPG)船、液化天然气(LNG)船,以及装卸系统的教学实验平台,其中4套液货船操作模拟器和仿真训练软件全部由学院科研团队自主研发。“4种液货船型的重要设备都可进行模拟,满足了《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对液货船船员的教学和实训要求。”
“吴淞”号历时6年孕育,终于建造完毕。
不必出海,“吴淞”号便能模拟出在大海上“扬帆踏浪”的实景:在模拟驾驶室中,“船长”大声下达命令,“舵手”边回应边操纵船舵,一侧的“瞭望员”则密切注视着前方。在他们面前,碧波中的“特种船”正驶向前方的港口,船舷两侧的其他轮船及岸上的灯塔、建筑赫然可见。在货控室内,“三副”密切注视着显示屏上的各式阀门和管路,保证液货的安全驳运和装卸作业……
资深船长为本科生传授船上实操
“吴淞”号建成以来,现已为丹麦轮机工程学院的学生开设实习课1次,为本校轮机工程本科生开设液货船实习课1次。胡以怀介绍,学校还为本科生开设了“特种船舶船运输”选修课程,并计划组建2个特种(液货)船专业特色班,以满足我国目前液货船船员队伍培养在数量和质量上都难以满足现实的需求。“学生毕业后,将定向分配到各液货运输船舶公司,为交通运输行业注入新的血液。”
上海海事局组织审核组对“吴淞”号液货船培训资质核验。
在师资方面,学校组建起一支熟悉液货船操作的资深队伍:大型油船船长2名、大型油船轮机长4名、化学品船船长2名、化学品船轮机长3名、液货船船长2名、LNG船三副2名。胡以怀透露,国外液货船领域的专家也将登上“吴淞”号授课。
台磊和常俊宇便是学校此次引进的、具有液货船实船工作经历的专业老师。中国目前总共拥有6艘LNG船,他们都曾在其中的5条船上工作过。
众所周知,油气和化学品属于易燃易爆的有毒物质,对于运输有特殊要求,因此对特种船人员的操作培训非常重要。上船与不上船究竟有什么区别?常俊宇解释,“在教室里讲授船上系统的操作很抽象,学生没有感性认识。上船之后,系统反映在每个机器上,运行过程一目了然。同时,通过在实船环境中进行模拟实验,既能保证学生的操作时间,又杜绝了环境危险。”
“吴淞”号不仅用于学生教学,该实训基地还将承担海内外高级液货船船员的培训。同时,它还是一个科研平台,机舱内配备一套承重4吨的六自由度液压摇摆平台,可真实模拟船舶在海上任意姿态和频率的纵摇、横摇、垂荡等,可用于试验研究船舶摇晃和液货晃荡对船舶结构的影响,也可作为海洋工程船的科研之用。
液货船船员为海洋强国战略服务
“随着船舶技术的发展,新船型、新设备的不断运用,对航海教育提出了更新要求。建造特种(液货)模拟船教学平台,是为了应对国内及全球液货船船员培养的需求。”谈及“吴淞”号特种模拟船建造的初衷,总指挥长、校长黄有方表示,如今世界能源供需矛盾日趋紧张,液化天然气和石油气国际贸易日益频繁,液货船的需求不断增长。“特别是近年来,我国正在加快组建大型油船、液化石油气和液化天然气船队,原油运输安全保障将越来越重要。如何在短时期内能培养出合格、优秀的液货船船员队伍,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4种液货船型的重要设备都可进行模拟,满足了《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对液货船船员的教学和实训要求。
“‘吴淞’号投入使用后,将能够满足海事部门关于液货船船员特殊培训机构的设备和设施配置的标准,完成本科教学和船员培训功能,在散装液货船教学、培训和研究领域拓展新的空间。”黄有方说,“我们希望这艘承载着建设航运强国梦想的巨轮,载着我校的准海员们,在广阔的海上虚拟大课堂历练真本领,更好地为国家航运事业、‘一带一路’建设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