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造船三艘功勋艇修缮工程启动
2017-02-25 07:24 | 中船集团 维修改装
2月21日,由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所属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承担的三艘文物艇修缮项目,在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开工。军博馆长董长军、副馆长黄亦兵出席当天的开工动员会并讲话,对中船集团及江南造船对三艘文物艇修缮工作给予的无私援助表示感谢。
2017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纪念日。军博作为中国唯一的国家级大型综合性军事博物馆,早在几年前就开始策划、推动展陈设施的改造和修缮工作,并相继启动了展览大楼加固改造、新建军事科技馆等重大工程建设。其中,对馆内现存三艘人民海军退役舰艇123型鱼雷快艇、414艇和3139艇开展保护性修缮,也是重要项目之一。
这三艘文物艇的艇龄均在50年以上,属重要历史文物,同时也是人民海军的功勋舰艇。123型鱼雷快艇为新中国成立之初向苏联船厂购置,铝质、铆接制造,1954年曾参与击沉国民党海军“太平”号护卫舰的战斗,受到中央军委的通令嘉奖。414艇原为国民党海军在1945年接收的日制江防炮艇,钢质、铆接制造,1949年随国民党海军第二舰队起义后,在保卫新中国的海防战斗中多次荣立战功。在1950年的浙江技山海战中,414艇奋勇击沉国民党海军大型木壳炮艇“新宝顺”号。在1951年的一次护渔护航任务中,414艇单艇冲入敌舰群,与四艘敌舰激战,击沉、击伤国民党军舰艇各一艘,被授予“头门山海战英雄炮艇”荣誉称号。3139艇属新中国较早自行研制的24型导弹快艇,该型艇由原芜湖造船厂和原求新造船厂批量建造,船体为钢质,上层建筑为铝质,是军博目前收藏的体积最大的武器装备。
黄亦兵表示,军博馆藏文物有十几万件,其中最具特色,也最受各界观众喜爱的,就是这些大型武器装备,特别是即将开工整修的三艘舰艇,可以说是军博收藏的体积最大的几件武器装备之一,也是兵器陈列中的一个亮点。为了使这三艘具有光荣的历史、承载了先辈们战斗精神的功勋舰艇能重现昨日雄风,以最好的面貌展示在全国人民面前,军博选择了实力雄厚的江南造船,来帮助完成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江南造船是中国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生产品种最广泛的现代化造船基地,是中国第一军工造船企业。军博方面相信,在江南造船“大国工匠”精神的引领下,在参加此次任务的优秀技术人员们的辛勤努力下,三艇修缮工作一定会取得圆满成功,使这些昔日战场上的功勋战艇在和平年代焕发出新的生机,在国防教育的阵地上作出新的贡献。
三艘文物艇因建造年代久远,长期露天展示,船体及设备腐蚀受损严重,修缮难度较大。据江南造船副总经理张俭介绍,中船集团及江南造船对军博三艘文物艇修缮工作高度重视。三艘文物艇将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在2017年5月底前全部修缮一新。江南造船将全力以赴完成好修缮工作,以实际行动体现中船人“军工报国”的责任和担当,为纪念建军90周年,实现“强军梦”“海洋梦”和“中国梦”作出中船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