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洪昌:将钢板化为绕指柔的“救场”高手“
2017-03-03 15:40 | 中船集团 船界人物
俞洪昌: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总装三部加工车间火工班班长,中共党员,火工高级技师。
如果只用一句话来介绍俞洪昌,那就是:将钢板化为绕指柔的“救场”高手。
在了解俞洪昌的“三板斧”之前,先来看看他获得的光荣称号:
俞洪昌多次获得沪东中华“十佳班组长”、先进生产(工作)者、质量标兵、合理化建议先进个人称号;2010年获“上海市技术能手”称号;2011年获“上海船舶工业有限公司优秀党员”称号和“上海市优秀党员”称号;2013年获“中船集团技术能手”称号;2014年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2015年获“中船集团劳动模范”称号,“上海市职工技术创新能手”称号,并入选上海市首席技师千人计划;2016年获上海船舶系统“船舶工匠”称号,并获享2016政府特殊津贴。
接下来,我们开始正式讲讲俞洪昌的故事。
伙伴们对他的评价一:
俞洪昌进厂30余年,牢牢扎根生产一线,始终保持旺盛的工作热情,遇到困难不退缩,潜心钻研技术知识。
将钢板化为绕指柔
1982年,俞洪昌顶替父亲成为一名造船工人。当他穿着崭新的工作服,第一次来到工作车间,看到火工老师傅手里一根根弯曲的钢梁被矫正笔直,他感觉这一切新奇又神奇,不由地暗下决心,要学习掌握这一身“将钢板化为绕指柔”的真功夫。为此,他起早摸黑,勤学苦练,在火工领域不断追求进步。近几年,大量高新船舶建造技术要求高,建造难度大。为把传统火工技术创新发扬光大,以适应建造高新船舶需要,俞洪昌勇挑重担,不断探索创新工艺,推广新技术。
在某型船建造中,为解决大曲度、多向曲度外板线型加工"难到位",加工中易产生筋状不平和僵块等缺陷,俞洪昌带领班组成员利用闲暇时间,用余料钢板做试验,通过对比加热方法、水火距和冷却方法,不断摸索出最佳水火弯板的方法。经过不断研究和改进,他自创的“连体烧法与背烧法的组合使用”有效解决了以上问题,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节约了大量的氧气和丙烯等能源。同样的加工方法被推广应用到多艘型号船舶的加工中,使矫正质量大幅提升,矫正效果受到船东船检的一致好评。
“办法总比困难多”
2014年,在某项目首制船建造过程中,火工加工遇到了生产难题:艏分段多块异向大曲度船体外板,在采用常规水火加工时难加工到位,质量达不到检验要求。面对困难,俞洪昌积极组织生产骨干进行技术攻关。为解决艏柱板大曲度外弯水火收缩易产生象鼻式筋状缺陷,他反复试验,研究出了“环形不间断水火弯板”新方法,解决了加工难题。同时,针对异向大曲度劣势外板无法加工成型的难题,他又创新出“垂直立体反向受力加工法”。38000吨化学品船建造工艺复杂,仅型钢的漏水孔在同一根型钢上就有两种不同规格,交叉式的排列极易发生操作错误,为了防止压机冲孔时出错,他想办法和下料班协调沟通,通过两种不同的划线方式进行辨别,与此同时他还在班组开展工艺操作培训,强化训练标准规范作业方式。在他和组员们共同努力下,该项目首制船没有发生火工质量反馈和差错等质量事故,为后续船顺利建造作出了积极贡献。
由俞洪昌创新的“跳跃式点烧法”,有效解决了某型舰上层建筑因板薄门窗多、水火矫正易产生筋状缺陷而难以保证围壁板的光洁平整度这一难题。他还研究矫正顺序与收缩的关系制订最佳施工方案,并把这些方法编写成作业指导书,为水火矫正的质量和进度打下扎实基础。
伙伴们对他的评价二:
工作中的俞洪昌,总是把公司利益的得失放在第一位。在他心中,想生产所想、急生产所急是应尽的责任,面对各种生产难题,动脑筋、想办法,没有条件自己创造,把不可能变为可能才无愧于技术能手称号。俞洪昌爱琢磨,但凡能做得更好,他都不轻言放弃。解决生产难题的次数多了,他的应变能力也不断增强。
勇挑重担保驾抢修
火工矫正会遇到许多急事,突发事。某次,公司建造的20000吨重吊首制船在试航阶段,接连舱盖的重要设施鳄鱼臂在开启舱盖时弯曲变形,船紧急停靠兄弟单位码头,需要快速修复。俞洪昌接到任务时快速赶到长兴岛,在缺少设备设施又不能拆下的情况下,他用水火矫正技术,只用半天时间就矫正到位,受到船东好评。
还有一次,一艘已进入交船阶段的多用途货轮发生碰撞,产生了一个约2平米左右的大凹塘,在即将交船阶段出现这样的意外需要快速解决,需要在不动火、不破坏船体结构的情况下修复船体。俞洪昌打破固有的传统思路和做法,变换一种方式去尝试去解决——他想办法自制可移动式受力支架,用32T千斤顶做动力,采用应力分散消除法,在不动火不损坏油漆的情况下,只用了半天时间就顺利把船体板修复,完好如初。这种冷压矫正法在以后的多次抢修中解决了大问题。
2014年下半年,总装三部为兄弟单位安装建造28000吨重吊船分段,时间紧,任务重。该船的复杂型球鼻艏外板加工又是一道摆在俞洪昌面前的难题。他和组员们一起反复研究、试验,自行设计制作出高精度肋位线型框架式简易模具,并根据力学原理以加工样箱为依据,上模采用弧形斜位设计,通过油压机点压加压配合水火弯板技术,防止了加工过程中外板受力外翻产生附加变形对成型质量造成的影响,只用一天时间就高质量加工出首块优质外板。为了抢周期,他放弃休息和组员们连续一个多星期苦干,加工出8块高难度箱子外板,加工质量全部达到检验标准,为分段建造赢得时间。
伙伴们对他的评价三:
俞洪昌是一个有心人,每当在工作中遇到一些工艺流程不合理,浪费原材料,浪费能源等现象,空闲之余,他都会动脑筋想一想,动手做一做,着手小改小革,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工作效率。俞洪昌是火工班班长,他从不吝啬传授自己的“看家本领”。相反,他总是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和特长,适时在班组开展一些较为实用的技术培训,把一些先进的操作法毫无保留地传授给班组成员。
热衷合理化建议 “金点子”促降本提效
近年来,俞洪昌提出过多条有价值的合理化建议,并推动合理化建议转化为实际成果,取得了较为可观的经济效益。
为了使火工冷却水不再浪费,他提出了“火工冷却水的循环再利用”建议,实施后节约了大量水资源。
为了解决大型舱口围板垂直吊运及固定的难题,他提出并实施了“自制垂直吊运工具和垂直可移动固定支架”的建议,节约了大量吊耳,省去了焊接以后的拆除磨补、重复吊运、运输等多道工序的工作量,提高了操作安全性,大大减少了钢丝绳的损耗和报废。
为了使合理化建议有更多成果,他还走出本班组、本工种,积极与兄弟班组联手,解决了老式吸铁吊易扎伤手指加装安全拉手的问题,与数切班组提出的“以剪代割,提高铝板使用率”,节约了大量的新材料铝板和氮气。
他的“改进冷弯机加工方法”建议,提高了肋骨铁样加工原材料双倍利用率,节约了大量能源和材料。在实施的12艘17300吨多用途系列船上,按每艘船部分分段的球扁钢整料节约19.5吨计算,累计节约型材整料234吨,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达数百万元。
做好领头羊 依托劳模工作室带教新人
有付出就会有收获,近几年,俞洪昌每年都会获得多项荣誉表彰。荣誉多了,肩上的担子就更重了。他也认识到,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唯有带出一批人,发挥集体技能合力,提升整体素质,才是发展的硬道理。
为了让组员们多增长一些解决生产难题的能力,俞洪昌组织他们结合生产实际开展好QC攻关活动,学习新技术,提高新技能,提升班组整体业务水平。因此,火工班连续十年获得该公司先进班组和标兵班组的荣誉称号,多次获得学习型班组创建奖,连续8年获得该公司QC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为响应公司降本增效的号召,在他的推动下,火工班复合兼职了挂钩、打磨、切割、冷加工冲孔等工作,率先打破专业工种只做本工种工作的传统固定模式,把推行复合工种、提高生产效率落到实处。此外,他还是该公司培训中心的兼职教师,利用业余时间收集资料,编写了“船舶建造培训教材”《火工》一书,毫无保留地将工作经验和技术传授给更多的人。
为更好地发挥“传帮带”作用,2015年4月,该公司组建了俞洪昌劳模创新工作室。作为工作室带头人,俞洪昌在工作之余,又积极带领工作室其他成员开展技术培训、业务交流等活动,反响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