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可一:注重军民融合平台建设

2017-03-06 07:54 | 东方网 船界人物


根据现代科技的发展趋势,军用技术与民用技术的分界线越来越模糊,交叉重叠度越来越高,可转换性越来越强。在此背景下,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上海市委副主委、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胡可一建议,不妨加快开放式科创平台的建设,促进军民技术双向融合,以此解决我国海洋装备制造业创新驱动不足、产能结构性过剩的问题。

胡可一表示,权威统计显示,在发达国家,军事技术和民用技术的重合度已达80%以上。特别是在许多船舶和海洋工程平台通用设计建造技术领域,技术分界线越来越模糊,军民技术间的可转换性越来越强。

当前,我国船舶和海工企业面临比较严重的产能过剩。胡可一说,表面上看,产能过剩是之前非理性投资的后果;但实际上,过剩是结构性的,是常规船舶和低端海工产品建造能力的过剩,而并非高技术复杂船型建造能力过剩。然而,由于高端船舶涉及的专业技术和标准种类繁多,一般企业无法覆盖。可以说,我国船海企业最大问题是创新引领和创新驱动不足,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以企业为主体的跨地域、跨行业、跨体制创新体系尚未形成,创新生态环境有待完善。

去年,国家海洋局与科技部联合印发《全国科技兴海规划(2016年-2020年)》,强调海洋产业必须深化军民融合、促进兼容同步发展。开放式科创平台建设是补齐创新短板的一项有效手段。

胡可一认为,在开放式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过程中,应尤其注重军民融合平台建设。通常,传统军工造船企业是“寓军于民”,这种军民融合的运行模式使其生存风险相对较小;而优秀的民用船海企业要向“寓军于民”方向转型并非易事。因此,应该胸怀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推进“军民、民军双向融合”,使优秀民用船海企业缓解生存压力,释放出更多的创新空间和活力。

此外,胡可一还建议,可以由国家部委牵头,从国家层面建立健全科技兴海军民融合协同创新机制,推动船舶、海工和海洋领域军民平行支持、交叉支持、联合支持及供需信息共享,创建军民融合重大科研任务一体化设计机制,构建共用技术项目联合论证、实施模式,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军民科技创新体系。

END

关键词: 胡可一


国际船舶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