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高桥和江南竞争中国首艘航母
2009-12-21 08:29 | 新军事网 船厂动态
网友绘制的江南造船新厂建造航母想象图
最新一期汉和防务评论综合分析后认为,中国建造航空母舰的工作已经迫在眉睫,在乌克兰、俄罗斯已经不是秘密。中国的军事航空、船舶工业正在集中一切力量,重点发展第一代航母。汉和运用侦察卫星图片分析后认为,在上海的外高桥造船厂,多次为在二号船坞能否制造大型特种军用船舶(航母)的问题进行过论证。外高桥和长兴岛造船厂展开激烈竞争,长兴岛造船厂极有可能中标。汉和表示,外高桥造船厂两座巨大的船坞已经建造完成,拥有2座600吨级的红色龙门起重机,一号船坞至少可以同时建造两艘15万吨级油轮,尺寸为480x
汉和认为江南造船厂是最有潜力制造航母的造船厂,它是中国最老、技术最为成熟、制造军用大型船舶经验最为丰富、拥有建造燃气轮机推进军用船舶经验的大型造船厂。052B、
在江南长兴造船基地,自西向东并列着三条被称为“造船生产线”的项目基地,分别交由中船集团旗下在上海的外高桥造船、沪东中华造船、江南造船三家企业建设和发展──其中,最西边的一号线主要建造VLCC和VLOC(超大型矿砂船),由外高桥造船公司负责;中间的二号线主要建造高附加值的大型集装箱船,由沪东中华负责;最东面的三号线最为神秘,由江南造船负责,主要建造军用舰船。
上述工程师透露,由于造船行业事关商业机密和技术控制,因此保卫工作很是严密。“一号线、二号线虽然保卫人员众多,但其实都是企业自己从社会上聘请的保安。三号线则大不一样,有专门的部队驻扎保卫,而且最近还多了很多武警人员,在三号线周边布置了细密的‘流动哨’,我们都看到过”。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三条“造船线”之间,原本有一条宽阔的水泥路相贯穿,也是所有人去往员工公寓的必经之路。但据岛上的工程师透露,“今年3月份之后,这条路就不让走了,原因是‘三号线’那里封路了,大家下班回宿舍只能绕道”。
记者在岛上某造船厂的超大型“装焊车间”内看到,这里与汽车厂的总装生产线极为类似,但造船厂的各种设备绝对都像“变形金刚”一样的巨型化。与传统的铁锤加电焊的造船模式不同,这里工人手中的“工具”是电脑键盘和触摸式控制屏。
在这座车间里,一块宝钢产的约
记者注意到,该车间每根立柱上都设置了宣传标语。内容多为倡导安全、鼓励敬业的内容。在车间最中间部位的一幅标语格外引人遐想──画面中,湛蓝色的大海辽阔无际,中国海军现役最新锐的168、169、171三艘导弹驱逐舰劈波斩浪,排成一列驶向前方。标语最上方,则用“我的品质就是中国制造” 几个大字点明了主题。
168、169、171三艘新舰位列“江南四剑客”,都是由江南造船厂一手打造,代表了当前中国军舰制造的最高水准。其中,江南厂2000年开始建造, 2002年5月下水的内地第一种具备隐身性能的7000吨级052B型导弹驱逐舰“广州号”,舷号正是168;之后,同型舰的第二艘“武汉号” 于2003年1月下水,舷号则为169。两舰目前皆已成军,配属南海舰队。
互联网上流传的江南造船厂的标语,敏感的航空母舰用“中国首艘大型水面战斗舰艇”的称呼来代替
龙门吊制高点禁止东望
而位于这幅标语中最显着位置的171舰“海口号”,就是著名的
这幅现代化车间中的“军事标语”,不经意间隐喻出“中国军舰中国造”的壮志,相信亦激励着生产线上每一位员工。
在记者辗转攀上造船基地一座数
据他透露,“每当三号线有船进出或下水时,甚至都能看到那边有人拿着望远镜四面瞭望警戒,一旦发现有人拍摄或者哪怕朝三号线的方向窥视,都会遭到突如其来地立即制止。最近一段时间,这种紧张气氛更加浓了,厂内自己的工作人员也都很注意这点,以免惹上不必要的麻烦”。
避免卫星侦查户外造船
记者随后还注意到,与一号线、二号线截然不同的是,三号线区域并没有设置标志性的红色600吨龙门吊,代之以一排排首尾相接的蓝白色巨型厂房,目视约有十余层楼高,足以容纳万吨级船舶的建造。而一号、二号两条线虽然也有几座这种厂房,但明显要低矮很多。通过请教相关人员得知,这些厂房是室内的船舶组装工厂,舰船的模块化分段建造、总装,都可在这种巨大的厂房中悄无声息完成,一般生产军品的船厂都采用这种布局,以避免户外造船被卫星或其他设备和人员侦查。
“从最后一座龙门吊往东,就都是三号线的区域,那座龙门吊也就成了分界点。其实业内人一看就明白了,因为军品、民品的船坞布局是不同的”。
据了解,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在此建造国产航母,三号线采用“浮箱下水技术”建造的民用船舶,就可看作未来航母建造和下水流程的预演。记者现场看到的那些蓝白色巨型船舶组装厂房的作用,也就不言自明了。
军用高塔倍添神秘感
江南长兴基地最引人注目的设备中,除了600吨的巨型龙门吊,就数位于一号线附近的一座高塔──整座钢塔高约
现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员告诉记者,“这座塔虽然设在生产民品的一号线区域,但却是一座军用塔,绝对禁止靠近和攀爬。据说其作用是给舰船等进行定位导航”。
美国肯塔基大学国家安全研究学者罗伯特.法雷日前在“美国前景”网站撰文称,中国与巴西已就利用巴西“圣保罗号”航母来训练中国舰载机飞行员达成协议。
在网上还有人提出,据估算中国造航母并为之配成编队形成战斗力,花费将不少于100亿的美元,还要年年耗资巨大进行维修和补给。另外为了保持战力,可能航母编队还会不止一个。花这些钱就是为了保证所谓的中国海洋利益,这个利益虚无缥缈,值得花这么多的钱去做么?
值不值得呢?提出两点意见可供参考:一是中国进口原油运输有80%左右要通过马六甲海峡,中国如果没有航母保护这个能源生命通道,一旦发生战事,只需要一个航母编队就可以封锁马六甲海峡,切断中国的战事能源消耗;二是中国在海外有巨大的、万亿美金计算的投资利益和相关资产,这些利益必须有配套的国力、军力来提供保障。
美国民间智库战略情报分析公司日前发表文章称,中国造航母是为了保护其日益增长的全球利益,尤其是其经济利益。中国需要具备“在马六甲海峡附近的中国南海时刻保持一艘航空母舰存在”的能力;中国可能还需要具备进入印度洋、保护中国——全球供给线的能力;在遇到危机时,中国还应该具备快速部署的能力。
德国联邦国防部前国务秘书洛塔尔·吕尔则在不久前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表示,如果我们提出“这种战略能够为中国的经济和政治带来利益吗?”这样的问题,那么回答当然是肯定的。
中国航母之经济猜想
中央军委委员、海军司令员吴胜利上将日前在接受新华网采访时透露,中国海军将研制新一代舰艇飞机。要进一步加大装备的现代技术含量,必须加快推进重点武器装备建设步伐,研制大型水面战斗舰艇等新一代武器装备。此前,中国国防部长梁光烈
目前世界共有9个国家拥有航母
资料显示,目前世界上共有9个国家拥有26艘正在服役的航空母舰。另外,日本拥有2艘准航母,韩国有1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