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程"北极航运"项目获欧盟资助

2017-04-21 11:06 | 东北网 船舷内外


记者从哈尔滨工程大学获悉,日前,哈尔滨工程大学参与的“Safe Maritime Operations under Extreme Conditions; the Arctic Case(极端条件下安全海事操作:北极航行,简称SEDNA)”项目获欧盟科学技术委员会审核通过,成为2016至2017年度欧盟“地平线2020”计划在航运领域中唯一资助的项目,项目申报金额约680万欧元。哈工程是该项目国内牵头单位,船舶学院薛彦卓教授和倪宝玉副教授分别是项目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

据悉“地平线2020——欧盟科研创新框架计划”是欧盟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科研创新计划,其前身是2013年底结束的“第七框架计划”(FP7)。欧盟的研发框架计划从FP1(1984-1990年)发展到FP7(2007-2013年),其整体规划在运作中不断调整和完善。“地平线2020”重新设计了整体研发框架,囊括了欧盟各层次重大科研项目,宗旨是推动科技理念创新、促进科研技术转化、扩大科研创新的国际化等。该计划汇聚欧盟层面的所有科研创新资金,在2014-2020年内投资近80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6500亿元左右)。

2016至2017年度,欧盟“地平线2020”计划在航运领域的第一轮评审中共收到96份申请书,最终,仅有SEDNA一个项目获得资助,并在终审15分满分的情况下获得14分的高分。该项目旨在从冰区船舶设计、北极海洋环境与海冰预报系统观测系统、冰区安全航行保障技术、综合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冰区航行规划和航线优化等多个角度,为欧亚北极航路(欧洲到中国的“东北航路”)航运提供一整套安全、高效、环保的解决方案。该项目的欧方单位为英国、瑞典、芬兰、挪威和爱尔兰的多所高校、科研院所、船运公司、船级社和科技公司,中方3家参研单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和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

哈尔滨工程大学极地大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是为了对标“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十三五”国家安全战略、“海洋强国”“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满足国家和行业对北极航道和极地资源开发中装备制造能力和关键技术问题的迫切需求,充分借助哈工程高纬度地理位置和发挥哈工程在极地船舶设计制造领域的雄厚技术储备,于2016年1月17日正式成立的。中心隶属于哈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先进技术研究院,包含极地总体、极地导航、极地通信、极地声学、极地甲板机械、极地动力、极地材料等7大研究方向,旨在集中多学科优势力量,形成哈工程有关极地船舶与海洋工程研究的优势学科,并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方向。中心自成立以来,先后主持和参与了我国在极地船舶和海洋工程方面几乎全部的政府重大项目,包括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工信部高技术船项目中国最新一代科考船“雪龙2”和全球首艘极地甲板运输船、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新型极地冰区半潜式钻井平台关键技术研究等。

END

关键词: 哈工程北极航运


国际船舶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