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东重机着手技术“透明积累”

2009-12-28 08:50 | 文汇报 配套动态


   “没有订单=没有活路”,是船舶制造业的一条铁律。当全球经济危机席卷而来,很多船舶制造企业面临船东撤单、资金链断裂的困境。但在沪东重机的生产车间,依旧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依靠技术成果转化,把越来越多只能依赖进口的部件,转变成性能达到国际标准的“中国制造”,赢得更多利润空间。披上了技术“棉衣”的沪东重机,有效抵御住了船舶制造业的“严寒”侵袭。

三维设计助推“中国制造”

  马力强劲的柴油发动机,是万吨巨轮名副其实的“心脏”。这样一台发动机,要由1万多个零件组装而成。在这些零件中,很多“大件”对技术要求非常高,其制造技术被国外公司垄断。这些零部件占据了整台发动机生产过程中的利润大头。从2000年起,沪东重机设立专业研发团队,开始了“国产化”的艰苦探索。

  将图纸设计从二维变成三维,是一次突破性的变革。技术中心高级工程师周伟中告诉记者,发动机内部各类管线穿梭往来,非常复杂,平面的图纸设计往往难以精确反映。“往往按照图纸加工出零件后,在组装时发现管线无法衔接,或‘撞车’,返工率非常高。”为此,他们引进了UGCAD)设计软件,对零部件进行精确设计,将所有零部件的设计都立体起来,几乎完全解决了零件之间的衔接问题。并开发了CAPPCAM等计算机辅助工艺、制造软件,先经过计算机模拟,再进行实体加工,大大提高了工艺准备周期与精确率。如今,沪东重机出的零件设计图纸,可以说是国内同行中最精确的,其零件返工率已下降到了10%以下。

  计算机铸造模拟技术,是另一个突破。发动机的缸套,工作在发动机中环境最恶劣的地方,忍受300多摄氏度的高温、约200帕的高压,并受到油和水的侵袭。因此,缸套的制造材料、铸造工艺要求堪称苛刻,原来只能依赖进口。而沪东重机的技术员们,利用铸造模拟技术,花费2年多时间,尝试了170多种材料配比,终于找寻出了合理的配方,以及特殊的铸造添加剂,制造出了符合国际标准的缸套,并通过了国际权威公司曼恩与瓦锡兰的性能检测与认证。

  有了技术积累,多个“国内首台”、“世界首台”船用柴油大功率发动机在沪东重机诞生。2006年,他们研制出了世界首台6K80ME-C智能型船用柴油机,受到市场欢迎。该机型在实现利润7000多万元的同时,还获得了国家重点新产品等荣誉。

“透明积累”加速创新

  “老师傅”既是船厂的宝,又是技术标准化、透明化之“恼”。为了加快技术创新,沪东重机想出了“用好宝,去除恼”的好办法。

  传统工作模式下,车间里的每个老师傅对于图纸理解、加工,都有自己的独到心得,很多制作繁难的零部件在他们手中往往手到擒来。可他们对于这些技术的总结、推广,往往囿于各种原因,很难做到让后继者一看即明,迅速上手。

  在力推信息化的同时,沪东重机也着手技术的“透明积累”。在完成各种技术攻关的同时,技术人员建立了很多标准化的零部件与工艺文档,只要输入一些不同参数,就能给出同类零部件的设计图纸或工艺。有了这种明确的操作指南,无论哪个技术人员或技工,都能尽快地上手。而老师傅们的经验,技术中心也逐步加以记录,并以清晰、标准的文档加以保存,供给后来者使用。老师傅们则可以利用自己多年的积累,在更新更难的零件制造中发挥作用。

“透明积累”就像一个聚宝盆,将整个团队的经验、技能迅速累积起来,加速了创新进程。如今,沪东重机每年推出新机型的能力已由从前的1-2种提升到了3-4种。不仅如此,他们还实现了发动机多个关键零部件的国产化。“这为我们赢得了更多的生存空间。”周伟中说,在最近船市不景气的情况下,船东往往会“加量不加价”,或者干脆撤单。“靠着技术创新创造的赢利空间,我们的退单率相对较低,还维持着较好的运转状态。”

END

关键词: 沪东重机


国际船舶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