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东海撞船事故失事船漂到近岸概率低
2018-01-12 08:29 | 中国海洋报 船舶动态
东海撞船事故发生后,作为国家级海洋环境预报专业机构,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按照国家海洋局的专门部署,基于精细化的海洋环境预报,每日制作并发布溢油漂移扩散预报、人员漂移简报、油轮漂移轨迹预报,并将相关服务信息提供给中国海上搜救中心、上海海上搜救中心以及江苏、浙江和上海等省市的海洋预报部门。为进一步了解事故船舶漂移情况,记者采访了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高级工程师李云。
失事油轮短期内向近岸海域漂移可能性小
记者:此次事故地点在东海海域发生,能否介绍一下目前失事油轮漂移情况如何,是否会漂移到我国近岸海域?
李云:6日晚事故发生在长江口以东约290公里处,在风、海流共同作用下,失事油轮开始向西北方向漂移。8日后风向逐渐转为西北风,风力不断增大,失事油轮开始持续向东南方向漂移,并且漂移速度呈增大趋势,到11日06时,油轮距事发位置向东南方向漂移了约188公里,此时距长江口外约445公里。如果失事油轮持续保持漂浮状态,未来三天将继续向东南偏南方向移动,并且随着海况逐渐转好,12日起移动速度将减慢。
根据船舶的漂移方向预测,短期内向我国近岸海域漂移的可能性较小。从事故海域长期掌握的历史资料分析,1月份该海区风向以西北向或北向为主,且风力较大。受此影响,失事船舶的漂移趋势为东南向或南向。在漂移至黑潮主轴后,受黑潮强流流系影响,将沿黑潮向东北方向漂移。具体的漂移路径将根据实际的风、海流等海洋动力环境实况确定。
事故体量大危害大给应急预报保障带来困难
记者:我们做的溢油漂移扩散以及船舶漂移等预报对应对此次突发事故有什么帮助?
李云:我们做的预报工作主要是向事故现场处置相关单位提供决策参考,他们依据预报内容,制订并及时修正救援、清污等工作计划,从而保证海上行动有效开展。举例来说,风、浪、流等海洋环境预报,可以帮助现场相关处置单位判断现场环境状况,选择合适的时间窗口开展救援工作;溢油漂移扩散预报,可以提供溢油的漂移路径和范围,可以帮助现场单位划定溢油漂移范围,有利于清污工作的开展,同时也可以帮助评估溢油对环境的影响范围;船舶漂移预报可以提前预测油船未来的漂移轨迹,为制定下一步工作计划提供支撑。
记者:这次事故与以往类似海上突发事故相比有哪些不同,给应急预报工作带来哪些困难?
李云:本次事故较以往类似海上事故具有体量大、危害大的特点,给应急预报保障工作主要带来两方面困难:
一是在溢油漂移扩散预报方面,油品类型比较关键,每一种油在水中的扩散方式都不相同。此次撞船事件可能造成船载凝析油泄漏,凝析油是汽油的一种,较容易燃烧和挥发,油品较为特殊,这为漂移预测带来很大困难。我们针对这种情况,并吸取以往类似案例的经验,开展了参数率定研究,以提高预报的准确性。
二是在油轮漂移预报方面,我们也是首次预报这种大型船只的漂移,与小型船只相比,风和流对其影响更加复杂。同时,随着船载凝析油的不断燃烧,船舶的吃水以及姿态都会不断发生变化,也会对预报精度产生很大影响。我们通过与交通运输部及国家海洋局内监测部门联系,随时掌握船舶位置及姿态,结合我们浮标观测的风、海流等信息。不断订正预报,同时充分发挥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国家海洋局东海预报中心、国家海洋信息中心等业务单位的技术优势合力,及时沟通,随时会商,共同滚动发布预报结论。通过每天的实时船位信息检验,我们预报的船舶漂移路径与油轮的实际漂移情况基本吻合。如果失事油轮继续保持漂浮状态,我们有信心持续做好预报保障工作,为前方的决策提供准确的预报信息。
未来三天海况利于开展海上搜救清污
记者:能否介绍一下现在海上的风浪环境,对未来搜救和清污工作有何影响?
李云:此次事故发生后,恰遇较强冷空气过程,海上风浪较大、水温偏低、海流流速较大,海上环境较为恶劣。随着冷空气减弱东移,未来3天海况将有所好转。从11日夜间起,海上风力从目前的7~8级减弱到5~6级,浪高从目前的3.5~4.0米减弱到2.0米以下,适于开展海上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