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敲定新路线图
2010-01-21 08:43 | 21世纪经济报道 船东动态
“2009年,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领域,明确的59项年度重点目标中,有27项已经基本完成或者取得重要突破。”
1月19日的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建设交通委副主任沈晓苏如是表示,2010年是关键一年,上海将紧紧围绕集疏运体系和航运服务体系两个体系为重点的建设。与此同时,《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2010年重点工作安排》已经基本成稿。
作为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的洋山港,在新一年的国家航运中心战略布局意义非凡,未来这里将会是制度创新和优惠政策的聚集地。
同时获悉,在中央政策研究室的支持下,上海发改委等部门就综合试验区的功能、空间范围、运行模式等的专题开展了一系列研究,目前已形成了初步成果。例如,2009年,上海就免征航运企业营业税额约3.1亿人民币,极大程度上吸引了全球航运企业的目光。
而最新数据显示,2009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达到5.9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500万标箱,分别位居世界第一、第二位。在硬件的数据上,上海港继续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在此基础上,新的一年上海航运中心展望由此推开。
洋山港的新机会
目前,上海市相关部门,均就各自负责的上海航运中心进行经络密度的推进中。上海海关副关长闻学祥告诉本报,上海海关主要负责的“启运港退税政策”,已经获得了重要进展。
据悉,此前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建设上海“两个中心”的相关指导政策中,就启运港退税政策表述:“在完善相关监督制度和有效防止骗税措施的前提下,实施启运港退税政策,鼓励在洋山港保税区发展中转业务。”
所谓启运港退税政策,即是在中国各地港口出口的企业,其货物只要确立是通过上海洋山港中转至境外的,则可以视同出口并办理退税。
据悉,自去年以来,上海市建交委牵头,建立了包括上海海关、财政局、国税局、海事局在内的推进机制,2009年10月底,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等部门联合对上海的启运港退税问题开展了专题调研考察。
“目前上海海关已经会同了青岛、武汉等试点启运地海关共同研究草拟了相关海关配套监管措施。”闻学祥表示。
“让青岛和武汉两个港口参与先行的试点,是因为青岛是沿海港口、武汉是内陆港口,在国内均有一定的代表意义。”闻学祥表示,如果试点成功,并通过国家相关部门的评估审核,将有望进行推广。
“以往各地的企业都是需要出口之后才能拿到退税。”上海市建设交通委副主任沈晓苏告诉记者,国内有很多港口的货物从各自的港口启运之后,到国外有提前获得退税的优惠政策的港口中转拼箱,这影响到上海国际航运枢纽的地位,所以我们的政策也得到了青岛武汉相关部门的支持。
而上海市交通港口局副局长朱建华告诉本报,周边港口每年到釜山港中转的货物有300万吨左右,启运港退税政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如果各方面都具备了,政策将在很大程度上使得企业的资金周转和利用效率得到提升,由此将吸引更多的货物到上海洋山港中转。”
重点攻取集疏运体系和航运服务体系
2010年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关键一年,而上海,同时也理清了“十一五”最后一年国际航运中心战略的思路。
“集疏运体系和航运服务体系,将会是2010年力争建成的两个体系框架。”沈晓苏表示。
在集疏运体系上,2009年,上海在陆路的交通网硬件的推动上力度较大,作为上海港口最为重要的货物输送方式,2009年,10月31日长江隧桥正式通车、申嘉湖高速S32和沪昆高速G60上海段拓宽工程已经建成通车,沪常高速S26也将于2010年3月竣工通车。
上海市交通港口局副局长朱建华表示,之前在外高桥地区,货物运送的高峰期,交通几乎是瘫痪的情况,这些道路的打通,将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上海港的客货分流。
据介绍,2010年,上海将争取在公路、铁路、港口、航空等基础设施取得进展,完成如S26沪苏高速公路建设,启动郊环越江通道建设。
上海港的铁路接入梦想将在2010年启动,沈晓苏介绍,目前,在铁路网的建设上,除了加快沪宁城际、沪杭客运专线和金山铁路支线改造工程项目,京沪高铁和沪通铁路(含外高桥支线)之外,上海还将完成南浦货场搬迁和闵行货场建设工作,铁路枢纽布局进一步优化。
“与此同时,我们还将积极争取相关部委支持,力争启动沪通、沪乍等铁路建设。”沈表示。
而在航运服务体系方面,2009年,航运人才、仲裁等领域的建设上海成效明显,上海目前在船员人才市场上:国家海事局已经积极推动了国家船员服务行业协会,中国海员招募中心和中国船员人才市场。
而在航运仲裁发展上,相继成立了上海海事仲裁院、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仲裁等机构,为航运商业市场争端提供仲裁服务。2009年上海海事仲裁案件近60件,标的超过11亿,2008年这个数据是3000万元。
沈晓苏介绍,2010年完善航运服务体系这个重点领域,上海将推动上海口岸包检报关“一单两报”工作试点;深化洋山港区航运企业营业税免征政策;推动“三港三区”一体化联动,航运金融、航运信息平台、油轮产业的发展,均是这一领域的重点推动内容。
1月19日的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建设交通委副主任沈晓苏如是表示,2010年是关键一年,上海将紧紧围绕集疏运体系和航运服务体系两个体系为重点的建设。与此同时,《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2010年重点工作安排》已经基本成稿。
作为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的洋山港,在新一年的国家航运中心战略布局意义非凡,未来这里将会是制度创新和优惠政策的聚集地。
同时获悉,在中央政策研究室的支持下,上海发改委等部门就综合试验区的功能、空间范围、运行模式等的专题开展了一系列研究,目前已形成了初步成果。例如,2009年,上海就免征航运企业营业税额约3.1亿人民币,极大程度上吸引了全球航运企业的目光。
而最新数据显示,2009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达到5.9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500万标箱,分别位居世界第一、第二位。在硬件的数据上,上海港继续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在此基础上,新的一年上海航运中心展望由此推开。
洋山港的新机会
目前,上海市相关部门,均就各自负责的上海航运中心进行经络密度的推进中。上海海关副关长闻学祥告诉本报,上海海关主要负责的“启运港退税政策”,已经获得了重要进展。
据悉,此前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建设上海“两个中心”的相关指导政策中,就启运港退税政策表述:“在完善相关监督制度和有效防止骗税措施的前提下,实施启运港退税政策,鼓励在洋山港保税区发展中转业务。”
所谓启运港退税政策,即是在中国各地港口出口的企业,其货物只要确立是通过上海洋山港中转至境外的,则可以视同出口并办理退税。
据悉,自去年以来,上海市建交委牵头,建立了包括上海海关、财政局、国税局、海事局在内的推进机制,2009年10月底,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等部门联合对上海的启运港退税问题开展了专题调研考察。
“目前上海海关已经会同了青岛、武汉等试点启运地海关共同研究草拟了相关海关配套监管措施。”闻学祥表示。
“让青岛和武汉两个港口参与先行的试点,是因为青岛是沿海港口、武汉是内陆港口,在国内均有一定的代表意义。”闻学祥表示,如果试点成功,并通过国家相关部门的评估审核,将有望进行推广。
“以往各地的企业都是需要出口之后才能拿到退税。”上海市建设交通委副主任沈晓苏告诉记者,国内有很多港口的货物从各自的港口启运之后,到国外有提前获得退税的优惠政策的港口中转拼箱,这影响到上海国际航运枢纽的地位,所以我们的政策也得到了青岛武汉相关部门的支持。
而上海市交通港口局副局长朱建华告诉本报,周边港口每年到釜山港中转的货物有300万吨左右,启运港退税政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如果各方面都具备了,政策将在很大程度上使得企业的资金周转和利用效率得到提升,由此将吸引更多的货物到上海洋山港中转。”
重点攻取集疏运体系和航运服务体系
2010年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关键一年,而上海,同时也理清了“十一五”最后一年国际航运中心战略的思路。
“集疏运体系和航运服务体系,将会是2010年力争建成的两个体系框架。”沈晓苏表示。
在集疏运体系上,2009年,上海在陆路的交通网硬件的推动上力度较大,作为上海港口最为重要的货物输送方式,2009年,10月31日长江隧桥正式通车、申嘉湖高速S32和沪昆高速G60上海段拓宽工程已经建成通车,沪常高速S26也将于2010年3月竣工通车。
上海市交通港口局副局长朱建华表示,之前在外高桥地区,货物运送的高峰期,交通几乎是瘫痪的情况,这些道路的打通,将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上海港的客货分流。
据介绍,2010年,上海将争取在公路、铁路、港口、航空等基础设施取得进展,完成如S26沪苏高速公路建设,启动郊环越江通道建设。
上海港的铁路接入梦想将在2010年启动,沈晓苏介绍,目前,在铁路网的建设上,除了加快沪宁城际、沪杭客运专线和金山铁路支线改造工程项目,京沪高铁和沪通铁路(含外高桥支线)之外,上海还将完成南浦货场搬迁和闵行货场建设工作,铁路枢纽布局进一步优化。
“与此同时,我们还将积极争取相关部委支持,力争启动沪通、沪乍等铁路建设。”沈表示。
而在航运服务体系方面,2009年,航运人才、仲裁等领域的建设上海成效明显,上海目前在船员人才市场上:国家海事局已经积极推动了国家船员服务行业协会,中国海员招募中心和中国船员人才市场。
而在航运仲裁发展上,相继成立了上海海事仲裁院、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仲裁等机构,为航运商业市场争端提供仲裁服务。2009年上海海事仲裁案件近60件,标的超过11亿,2008年这个数据是3000万元。
沈晓苏介绍,2010年完善航运服务体系这个重点领域,上海将推动上海口岸包检报关“一单两报”工作试点;深化洋山港区航运企业营业税免征政策;推动“三港三区”一体化联动,航运金融、航运信息平台、油轮产业的发展,均是这一领域的重点推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