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船机:善用好标准打造百亿级船机企业

2018-03-21 08:29 | 荆楚网 配套动态


近日,由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湖北日报荆楚网共同拍摄的“荆楚好标准”系列片正式发布。该系列片首次用镜头记录了“标准”在工业、农业、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领域的具体实践,用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讲述了一项项好标准的形成及其带来的变化。

自3月12日起,荆楚网和湖北质量网每周将同步介绍两项“荆楚好标准”,今天将要介绍的是《武汉船机:善用好标准 打造百亿级船机企业》。

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下简称武汉船机),隶属于“世界500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是国内最强最大的舰船特种装备和民船配套设备企业。

2016年,阿联酋QMS1公司人员来到武汉船机,签订6座自升式海工辅助平台制造合同,用于海湾地区油气田开发使用。此次合同金额超12亿元,成武汉船机有史以来单笔合同额最大订单。

这是武汉船机与QMS1公司的第二次合作。再度合作,充分展示国外船东对武汉船机的高度认可。

认可得来并不易。其背后,是武汉船机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制定各类标准,引领行业发展的不懈努力。

用国际标准抢占国际贸易先机

在起重系统领域,可拆卸零部件经济产值约占整套船用设备的5-8%。QMS1公司订造的自升式海工辅助平台就包括升降系统、起重系统等,它们全部由武汉船机配套。通过参加制定国际标准包,武汉船机牢牢掌握国际竞争主动权。

武汉船机参加制定的国际标准包有4部分:《船舶和海洋技术-船用起重机可拆卸零部件-一般要求》《船舶和海洋技术-船用起重设备可拆卸零部件-吊钩》《船舶和海洋技术-船用起重设备可拆卸零部件-卸扣》《船舶和海洋技术-船用起重机可拆卸零部件-滑轮装置》

“国际标准是贸易仲裁的依据。这4项国际标准由我国制定,将有效减少或消除国际贸易摩擦,提高企业在国际上的地位。”武汉船机技术中心科技管理部部长骆银说。

据介绍,“十二五”期间,武汉船机出口创汇近15亿元,其中船用起重设备占45%,达到6.7亿元。

此外,国际标准包的实施,也有效推动了我国船舶配套工业及企业的发展。武汉船机技术中心副主任胡发国透露,“十二五”期间,武汉船机制造船用起重设备近1900套,完成工业总产值近48亿元。

目前,武汉船机已成为国内海工辅助平台手持订单量最大且成功交付数量最多的船企之一。

不变信条:确立标准做大做强

三流企业做产品,二流企业做品牌,一流企业做标准。“标准”一词对普通民众而言可能稍显“无感”。但当提到“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3C认证”,多数人则会感到熟悉。事实上,确立标准一直是武汉船机做大做强的不变信条。

船用克令吊是船舶常用的装卸设备,也是武汉船机的重要产品。以30t船用克令吊为例,在完成标准化建设之前,武汉船机的产品技术准备周期约为3个月:完成标准化建设后,技术准备周期缩短至1个月左右。

“我们对产品的设计规范进行了统一,把零部件变成一个个工艺流程固化。同时用搭积木的方式,把24t、26t,30t等型号克令吊,都做了系列化,相当于黄瓜已经切好了,客户拿回去直接炒就行。”武汉船机技术中心海事起重机研究所工程师叶凯介绍,标准化建设让企业反应加快,同时技术质量也得到有效保证。

与此相似,串油工序也通过标准化“升级”。串油是一种对机械滑油管路的清洗工艺。标准化以前,武汉船机吊机机械部员工张汉勇需要花72个小时,才能完成一台吊机串油工作。串油工序标准化以后,3-4个小时就能使系统油液达到使用要求,“串油效率大大提高。”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武汉船机坚持以标准提升引领质量提升,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累积主持或参与制定国际标准7项,国家标准6项、行业标准18项,发布企业标准规范1198项;2016年成功申报国际标准编制立项8项和国家标准编制立项4项,并荣获《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二等奖。

通过国家、国际、行业和企业4级标准建设,该企业有效地推动了我国船舶配套工业及企业的发展,产品质量和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并成功走向国际市场,行业影响力大幅提升。

“我们将坚持创新驱动,聚焦提质增效,着力打造百亿船机,努力将武汉船机建设成行业领先、国际一流现代化企业。”武汉船机相关负责人说。

END

关键词: 武汉船机


国际船舶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