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远海控上半年盈利船队规模首次突破200万标准箱

2018-08-31 08:38 | 国际船舶网 船东动态


8月30日,中远海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远海控”或“公司”)公布2018年中期业绩。

2018年上半年,全球经济总体延续复苏态势,集装箱运输需求温和增长,全球货运量同比增长6.2%,但由于大型集装箱船舶的集中交付,全球运力增速超过需求增速,导致市场运价承压下行。上半年,中国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CCFI)均值为797点,同比下降3.8%,二季度均值环比一季度下降4.6%。同时,燃油价格大幅上涨使得班轮公司的成本支出增加。

报告期内,得益于集运业务超过同业平均的经营表现,以及来自码头业务的利润贡献,中远海控保持盈利,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079.56万元人民币。全资子公司中远海运集运完成货运量1,123.5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2.4%,超过市场平均水平。控股子公司中远海运港口完成总吞吐量5670.7万标准箱,同比上升26.5%。

截至6月30日,中远海控旗下集装箱船队规模达393艘、204万标准箱,运力规模同比增加15.8%,首次突破200万标准箱,实现历史性跨越。

推进全球化、规模化战略,发挥港航协同优势

上半年,中远海控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投入189艘船舶,约占公司总经营船队规模的60%。公司新增了远东-南非、远东-南美西、欧洲-南美西、南亚-欧地等多条与新兴市场相关的航线,全球航线网络布局进一步完善。公司在新兴市场的货运量增幅达到27%,高于东西干线货量增幅。

此外,公司参股或控股的码头绝大多数在“一带一路”沿线,营运泊位达274个,其中集装箱泊位184个,集装箱年处理能力达10,229万标准箱。其中,新加坡中远—新港码头自今年初起新增1个泊位,吞吐量大幅上升63.3%;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充分发挥其在“海上丝绸之路”的桥头堡作用,增加自营船队及联盟班轮挂靠,上半年比港码头吞吐量同比上升18.4%。

中远海控结合航线布局,积极发展海铁联运业务,为客户提供多元化选择和“端到端”运输解决方案。上半年,以希腊比港为依托的中欧陆海快线班列运行数量达到475列,货量同比增长100%。与此同时,公司与中国铁路总公司开展合作,先后开行了自主运营的天津至莫斯科、南昌至莫斯科、连云港至阿拉木图/塔什干等3条国际班列。目前,公司在国内开行的外贸铁路线路共计110条、内贸线路150条,到门网点2万个。

把握数字化航运发展趋势,展现联盟化服务优势

中远海控大力提升数字化航运的探索和创新能力,强化与客户、合作伙伴的信息互联互通。上半年,公司连手京东商城、佳农,运用区块链技术,推出了厄瓜多尔香蕉原产地溯源功能,并积极参与上海进口通关大数据平台项目,推动进出口货物在上海的快速通关,提升了服务效率。

此外,公司全力支持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推进参展商海运订舱平台的研发与测试,并在泛亚电商平台的基础上,正式组建外贸电商团队,向客户提供一揽子服务,努力推动外贸的全程网上交易。

公司所在的海洋联盟2018-2019年产品DAY2已于4月初正式运营,相关航线得到优化升级。联盟内的42组航线涉及335艘、360万标准箱运力,拥有最全面的网络和服务,提供港到港服务621组,覆盖面、频率均保持领先水平。

公司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进一步在全球推广九项服务标准,建立进出口客户服务标准化流程,并为核心客户提供个性化、定制化服务,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改善客户体验。

完成重大资本项目,实施全新双品牌协同战略

作为公司全球化、规模化战略实施的核心项目,要约收购东方海外国际的相关交易已于8月7日顺利完成。收购完成后,中远海控旗下集运业务板块的运力规模已超过270万标准箱,加上订单运力,将超过300万标准箱,运力排名上升至全球第三位。

按照公司既定战略,“中远海运”和“东方海外”两个品牌将协同发展,两家公司面向客户的前端销售和客户服务体系维持不变,确保客户服务的延续性;成本控制等中后端的职能将逐步优化,从而提高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双方将在航线网络、信息系统、集装箱箱队、供货商采购等方面产生明显的协同效应。

未来,中远海控将紧紧围绕“全球化、端到端、数字化、双品牌”四大战略,整合集运、港口及供应链资源,努力抓取集运双品牌的协同效应,并进一步促进集运与码头业务的协同发展,积极参与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筹备工作,努力满足客户需求,将公司打造成为世界一流的集装箱海运综合服务商,为客户创造价值,为股东创造回报。

END

关键词: 中远海控


国际船舶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