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造船价格:中国船厂的成本压力
2018-12-08 16:02 | 克拉克森研究 船市观察
近年来全球造船新签订单量低迷,因此船厂面临着一定的接单压力,新造船价格也持续承压。然而在2016年跌至历史低位之后,2017年初起主要船型的新造船价格出现改善迹象,对中国船厂而言,一些因素看起来发挥了重要作用。
价格回暖
2014年中至2017年初全球主要船型的新造船价格呈现下滑趋势,例如好望角型散货船的新造船价格从2014年5月的5,800万美元降至2017年初的4,200万美元。但此后船厂以低价接获订单的意愿大幅减弱,散货船、油轮和集装箱船的新造船价格自2017年初起开始回升;这也是导致今年新签订单量有限的原因之一。以散货船为例(散货船是中国船厂建造的主要船型,以载重吨计,过去五年中国船厂总交付量的64%为散货船),2017年初至2018年10月底,克拉克森散货船新造船价格指数上升了19%至131,好望角型散货船的新造船价格升至5,000万美元。这一增长受到了一系列因素的推动,包括这段时间内新签订单水平有所好转,以及中国船厂的手持订单覆盖率(即当前手持订单可以维持船厂生产的时限)由2016年低位开始上升。但对大多数船厂而言,市场环境依然严峻,新造船价格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造船成本的影响。
钢价上涨
中国船厂面临的主要成本压力之一来自于国内钢材价格上涨。目前在中国船厂的造船成本中,钢材成本占到了非常显著的比重(据大致估算好望角型散货船建造成本中约1/3为钢材成本),而近年来中国钢材价格正在稳步增长。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国内中厚板价格上升了25%,这主要是因为2016-2017年期间“供给侧改革”淘汰了部分落后钢铁产能,国内钢铁行业的市场环境明显改善,有效支撑了国内钢材价格上涨,虽然近期增势趋于平缓。
汇率上下起伏
汇率波动同样也是中国船厂需要面临的成本压力之一。中国船厂在计算成本时以人民币计价,因为大部分原材料和设备例如钢板和船用设备是在国内市场以人民币采购的,而新造船订单通常是以美元计价的。2017年初至2018年二季度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上升9%,人民币升值意味着在未来款项结算时中国船厂可能会面临利润缩水甚至“入不敷出”的风险。这段期间中国船厂手持订单覆盖率上升,低价接单的压力有所缓解。基于未来对人民币继续升值的预期,中国船厂相应地提高了新造船的美元报价。然而自2018年三季度起人民币开始持续贬值,目前已经几乎贬至2017年初的水平。
这样看来,近期中国船厂新造船价格增长是受到一系列因素的推动,虽然目前价格水平依然处于历史低位。有趣的是这些影响因素正处在不断地动态变化中。近期中国船厂手持订单覆盖率有所下滑,国内钢材价格趋稳,人民币则持续贬值。这些因素都将有可能影响未来新造船价格的走势,因此需要紧密关注新造船价格对这些成本因素的敏感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