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世界一流海军,船舶工业义不容辞

2019-04-23 17:54 | 中国船舶报 国内造船


70年前,伴随着“百万雄狮过大江”的战歌,人民海军从江苏省泰州市白马庙“破浪而出”。历经70年风雨征程,人民海军从无到有、由弱变强,逐渐从“蹒跚学步”发展到如今筑梦深蓝。在此过程中,中国船舶工业始终秉持军工报国的使命担当,不断为祖国的海防建设和人民海军现代化建设提供装备保障。展望气壮山河的新时代新征程,中国船舶工业必须坚定不移地增强创新研发能力,持续提升海军装备按期保质交付能力,不断拓展全寿命周期装备保障能力,为全面建设世界一流海军贡献更大的力量。

以需求为牵引,致力提升重点海军装备的研发创新能力,是从本质上、源头上提升海军现代化水平,建设世界一流海军的重要前提。人民海军70年的伟大实践早已证明,只有在技术创新中不断谋发展、求开拓,人民海军才能白手起家、披荆斩棘,从小渔船、小炮艇逐渐发展成为如今拥有现代化航母编队,初步形成体系作战能力,逐渐从沿岸近海驶向远海大洋,逐步发展成为五大兵种齐全、核常兼备的战略性军种。面对新时代我国维护海洋权益、发展海外利益、应对非传统安全等诸多新挑战,海军装备对科学性、前瞻性、针对性等方面的要求快速提升,我国船舶工业需要联合有关行业,紧密围绕海军作战需求和装备发展方向,勠力创新,突破诸如实时感知、立体协同、精确打击、快速机动、综合隐身对抗、联合指挥控制、机电综合集成等关键技术,切实做好基础研究、试验验证和设计研发;同时,瞄准世界海军武器装备发展前沿,继续在先进水面舰艇、水下装备、无人装备等领域加强预研攻关,把海军装备核心技术能力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以质量为核心,确保海军装备按期优质交付,是提升海军装备水平,保障世界一流海军建设的重要环节。交付装备就是交付战斗力,确保装备按期优质交付才能确保战斗力,确保打胜仗。70年来,从第一艘核潜艇、第一艘驱逐舰,到如今第一艘国产航母、第一艘新型万吨级驱逐舰,正是得益于广大军工船企始终牢记“让子弟兵用得放心”的理念,以经得起实战检验的装备质量,保障了人民海军远海防卫作战装备力量体系不断发展,近海防御作战装备力量体系不断优化,两栖攻击装备力量体系不断增强。如今面对海军高新产品需求大、型号多、批量小、难度高等挑战,广大军工船企必须在众多设备、系统需要边研制边生产的情况下,既保证装备质量,又确保施工进度。为此,广大军工船企应该在精细化管理方面下更大功夫。比如,有的船企就以“规程化作业、区域化管理、专业化调试”的创新模式向精细化管理要效益,将等时段建造技术和细化托盘技术等运用到从材料加工到船体成型的整个过程,通过管理创新不断提升管理效率,从而确保“后墙不倒”。

以维护为重点,加快实现海军装备全寿命周期保障,是满足海军遂行多样化任务,建设世界一流海军的重要要求。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海军入列舰艇数量的增多、装备现代化程度的提高,以及远洋训练、海外护航等任务的增加,特别是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使得我国海军舰艇装备技术维修保障能力急需提高。这要求广大军工船企必须在保证装备质量、提升补给装备研制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海军装备全寿命周期保障水平,不仅要大力深化军民两用技术的使用,借鉴民船标准化建造经验,提升海军装备的通用性、标准化,更要积极探索智能制造、“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应用,通过“一舰、一点、一网”的保障模式,不断提升海军装备质量保障能力。此外,还要与海军修船厂深入开展合作,积极走访一线部队,固化回访与问题闭环机制,全力配合做好重大任务的维修保障工作。

“天下并不太平,和平需要保卫。”提升海军装备水平和战斗力,就是提升中国军队捍卫和平的能力。作为人民海军装备科研、生产的骨干力量,中国船舶工业必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以军工报国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为人民海军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利器”。这些装备的身影,能够折射出一个国家和平发展的力量;这些舰船的航程,可以勾画出一个国家不断进取的方向;这些装备的发展,更能展现中国船舶工业义不容辞的担当。

END

关键词: 船舶工业


国际船舶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