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船研所为中铝几内亚项目运输段方案落地再添技术支持

2019-08-04 15:18 | 国际船舶网 船舶设计


作为中铝几内亚项目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日前,在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拖曳水池,21万吨散货船最小推进功率模型试验和ATB船组推轮压载状态快速性模型试验顺利完成。这是继2017年、2018年一系列相关水动力试验后,船研所航运技术与安全事业部为配合造船方与设计方在船舶设计建造方案细化过程中执行的又一次验证试验,标志着中远海运集团中铝几内亚项目正持续稳步推进。

“在中远海运散运的牵头和中远海运物流等单位的配合下,从前期的方案和技术论证,到后期的水动力性能试验,中铝几内亚项目中驳船运输及海上转运环节的方案研究和确定耗时约3年,上海船研所团队参与近20人。”航运技术与安全部总经理董国祥说,“这次结合船舶设计进行再一次试验,是我们为该项目提供的延伸服务,我们为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项目落地贡献了一臂之力,提供了可靠而有力的技术支持。”

2016年10月,为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合作倡议,船研所配合牵头单位中远海运散运,对几内亚铝土矿运输方式进行前期论证,紧急成立了几内亚铝土矿运输项目组(以下简称“几内亚项目组”),开展几内亚当地河道、水文情况以及码头和锚地的装卸能力等情况的搜集工作,并派遣专员前往服务水域现场考察,初步定性分析了不同航速下需要匹配的驳船吨位、船组采用的联结方式、不同吨位船组对码头和锚地装卸能力的要求等,为集团选取驳船吨位及拖轮功率提供了初步参考。

2017年2月,经过与中远海运物流及下属中远海运工程、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等单位不断讨论,明确了驳船吨位,并初步确认了其造价及相配套的拖轮造价和油耗,船研所明确了设计边界条件和设计任务,为集团的询价工作提供了较为精确的依据,给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的设计工作提供了前期保障。

2017年4月,依托于“航运技术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完备的大型水池实验设施,几内亚项目组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先后开展了“拖轮功率选取合理性验证”、“是否满足船组在最不利环境下保证运输系统所需的航速”、“选取功率的经济合理性等船型设计”、“运输环节关键问题”的研究。

2018年6月,在确定21万吨散货船作为海上运输船舶的基础上,项目总体组编制了《驳船运输模式的可行性分析》报告。几内亚项目组采用不同吨位的驳船与21万吨船舶进行组合,对船组的总油耗、锚地装载量对经济性的影响、码头及锚地设备所需最小装卸能力等进行了分析,为驳船和运输船舶最佳匹配的选取提供了建议。

2018年9月,中远海运散运成功中标中铝几内亚铝土矿项目物流段,并于9月29日与中铝香港公司在北京签署了几内亚铝土矿10年期驳运合同和远洋运输合同。

负责前期方案设计和论证的于圣堂工程师说:“上海船研所只在十几年前承接过一项类似ATB船组运输方式的项目。在此次几内亚项目中,船组服务水域航道窄、水深变化及潮汐落差大,存在浅滩等特殊性,同时还要兼顾乘潮通过时间、运输模式经济性、当地码头及锚地装卸货能力等,这是整个方案创新设计和论证的难点。”

(项目组正在进行船模试验)

因为ATB联结方式较为特别,所以整个试验较常规船模试验花费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光是船组的模型制作我们就花了普通模型几倍的时间。”项目试验组负责人邢磊工程师回忆道。经历了两轮寒冬到酷暑,项目组团队克服重重困难,为完成集团中铝几内亚项目组交办的节点任务提供了应有的技术支持和安全保障。

END

关键词: 船研所


国际船舶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