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乃芬:维护船舶工业及航运业的产业链安全
2020-05-06 07:52 | 中国工业报 船界人物
4月29日,以“制造业应对疫情重创”为主题的中国工业经济运行形势分析系列论坛(第三场)在中国工业报社直播间举行。与会的专家代表从不同角度出发,深入探讨了制造业应对疫情重创的措施和展望。本场论坛由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共同主办,中国工业报社、中国工经联工业经济研究中心承办。本报摘发各位嘉宾精彩发言,以飨读者。
2020年一季度,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影响,国际航运市场持续低迷。我国造船完工量和手持船舶订单量同比下降,受去年同期基数较低的影响,我国新承接船舶订单小幅增长。重点监测企业工业总产值等主要经济指标持续下降。
从船舶工业的经济运行来看,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船舶行业企业积极开展复工复产。截止3月底,船舶行业75家重点监测企业复工率达到100%,产能利用率约65%,生产秩序基本恢复正常。
二是我国船舶行业国际市场份额保持稳定。统计显示,一季度我国三大造船指标占国际市场份额分别为30.4%、65.5%和46.8%,继续保持稳定。
三是船舶企业积极探索互联网交付新模式。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与卡塔尔石油公司通过视频连线,在中国北京、上海和卡塔尔多哈三地连成一体,以云签约方式,正式签订了“卡塔尔石油——中国船舶集团LNG船建造项目”,该项目总金额超过人民币200亿元,是中国迄今为止最大的造船出口合同。招商局金陵船舶(南京)有限公司通过视频连线加文件邮签的“云交付”的形式完成第六艘1900TEU集装箱船签字交船手续;新大洋造船通过文件邮签的方式完成8.2万吨散货船交付手续;大连中远海运川崎通过网络视频联线举行了2艘姊妹船“云交付”签字仪式。
谭乃芬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副秘书长
四是国内金融机构助力船舶企业稳生产保订单。我国船舶行业在国内金融机构的助力下新承接船舶订单基本保持稳定,受同期基数较低影响同比小幅增长6.5%。中国进出口银行密切跟踪船厂动态,及时为船企开具保函,确保船舶建造合同的生效,帮助船厂保住订单。
五是骨干船企持续推进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受疫情暴发的冲击,我国船舶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受到影响,但骨干船舶企业持续优化产品结构的步伐尚未停止,一季度,我国新承接船舶订单170万修正总吨,与上年基本持平。
从中长期来看,新船接单与交船之间长达2年左右的时间差决定了船舶工业能够抹平市场需求短暂下滑对经营造成的不利影响。但随着疫情持续时间不断延长,全社会对其可能造成经济长期衰退的担忧不断加剧。因此,有必要将其与2008-2009年金融危机进行对比,以判断此次疫情对船舶市场和船舶工业可能产生的影响。
从航运市场看,考虑到全球贸易可能剧烈萎缩,克拉克松预测2020年全球海运量将减少5.1%,下降幅度高于2009年的4.1%。
从新造船市场需求看,疫情导致的新造船需求短期大幅下滑,但市场将稳步恢复至正常水平。短期内,新造船成交量可能大幅下滑,克拉克松预测,2020年全球新船成交量在3000万载重吨左右,较2019年减少50%,但考虑到当前航运市场的相对稳健的基本面及新规则规范下的更新需求,预计2021年新造船市场将有较大程度的反弹。
从造船市场竞争结构看,与2009年相比,当前船舶工业产能已经得到大幅削减,市场供求关系明显改善。
根据全球疫情的发展形势,特别是国际疫情的发展状况仍十分严峻,预计上半年仍难有明显好转。经初步测算,预计上半年我国造船完工量约1500万载重吨,新承接订单约800万载重吨,手持订单约7500万载重吨,均比同期有所下降。重点监测船舶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将继续下降。对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建议协调国家有关部门,对疫情影响严重的企业给予一定的支持。
二是建议促进释放国内需求。
三是建议企业针对在手订单及在谈订单,重点评估客户的现金储备、近期到期债务及融资能力等,针对风险做好应对措施。
四是建议企业用好国家及地方政府出台的各类支持政策,降低企业营运成本。
五是建议各方加强产业链合作,提升国内船舶配套企业市场份额。
六是建议国内主要造船集团继续优化内部资源,特别是充分发挥总装、设计、配套、资本和贸易之间的协同作用,在国际竞争中真正体现出综合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