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友联转型升级迈向“高精尖”
2020-08-10 08:57 | 舟山日报 维修改装
码头的5个泊位停满了待维修的船只,车间内每个工位的工人都在不停地忙着,码头边几个庞大的脱硫塔分段正在等候下一批进港靠码头的船只……7月27日,记者走进位于岱山县衢山镇的浙江友联修造船有限公司,这里到处是一片繁忙的景象,并且公司的后续订单排得满满当当。
记者了解到,今年1至6月,浙江友联以变应变谋突破,危中寻机逆增长,实现产值5.53亿元,同比增长94.07%,净利润3198万元,同比增长107%。
接硬单 危机中迎难而上
记者在码头5号泊位处看到,一艘正在维修的大型集装箱船,船体已经完成了冲砂,油漆外壳涂了一小半。据悉,这艘船是浙江友联在疫情中主动出击获得的成绩单之一。
“船来自全球最大的集装箱航运公司‘马士基’。”该公司经营部经理崔凯告诉记者,原本承修该船的新加坡船厂因疫情按下“暂停键”,该船最终由浙江友联承修。
守株待兔不如主动出击。崔凯介绍:“疫情期间,我们通过向国内外的新老优质客户每天发送厂内的疫情通报,包括公司内船员现状、工人工作状态、工程师数量、疫情控制措施等,让国内外客户知道,疫情期间公司的生产也在稳步进行,甚至还有船舶排队进厂的场面。”
公司实力获得客户认可。因疫情随修船订单滞留在浙江友联内的“马士基”项目部,以及来自韩国、土耳其等国的项目部,纷纷与之签了新的船舶维修订单。针对远在海外的客户,浙江友联为其贴心制定了多种出行方案,方便船东顺利抵达。
“相对原来的客户群,浙江友联保留了日本、韩国等优质客户,引进系统内蛇口友联船厂部分优质老客户,真正实现了产品和客户目标的大调整和大升级。”崔凯说。
据悉,浙江友联上半年共维修改造各类船舶36艘。“今年下半年可能会迎来更多的常规维修船。”崔凯说道,该公司计划今年完成各类船舶常规维修、改造120艘,争取全年产值破9亿元。
强技艺 实战中苦练本领
7月10日,浙江友联承修的首座自升式海洋钻井平台——中石化上海钻井分公司“勘探七号”完成特检后顺利出厂,不但实现了该公司海工业务零的突破,也标志着浙江友联在巩固传统修造船市场、深耕豪华邮轮修造领域的同时,主动迈出进军海工模块领域的第一步。
“危”和“机”是同生并存的。今年1月1日起,全球船用燃料油硫含量低于0.5%的限硫规定正式生效。“去年到今年,公司承接了大量的脱硫塔改装订单,这是具有高附加值的项目。”崔凯告诉记者。
从巩固常规集装箱船、散货船的维修改造,到逐渐将公司产品结构优化,开始挖掘大型油轮、化学品船等船舶的修造订单,发掘具有高产值的产业订单。同时,公司不断通过“实战”提升修造船技艺,以豪华邮轮的修理改造和海工平台维修、海工模块建造为发展方向,并致力于成为中国豪华邮轮修理与改造基地。
“目前,公司正积极拓展LNG海工模块修造业务,抢抓油气全产业链开放机遇,加速‘专精特新’转型步伐。”该公司技术部经理马海林告诉记者,浙江友联通过开拓市场、产品转型、优化客户群体等手段来提升市场竞争力和产能,谋深谋实,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抓机遇 危机中智能转型
筑新巢引金凤。记者从浙江友联了解到,下半年,该公司将启动厂区二期的升级改造建设项目。为了引培高端优质项目,以及承接高精订单对技术、设备、原料等配套要求的提升,企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新建配套船体联合车间、涂装车间、管子加工车间等生产配套设施。”马海林介绍,厂区升级改造总投资额为1.8亿元,计划2021年底完成。待改造完成后,浙江友联每年可修理各类船舶130艘以上,常规修理5艘豪华邮轮、力争改造2艘。预计至2023年,公司年产值将达16亿元。
数字化智能制造成为浙江友联化坎坷为阶梯的有效路径。记者了解到,公司原本的船体车间和机电车间无法满足豪华邮轮和海工平台所需要的精度控制。二期升级改造后,将增加邮轮修理辅助设施。“像船体车间会增加钢材的预处理间,提升原料质量,新车间将装备数控设备、自动流水线等,与老车间纯人工相比,提高机械化程度,提升生产效率。”马海林介绍,新车间不仅将为公司修造实力锦上添花,对环境也更加友好。
浙江友联推动“船舶智能化+船厂数字化”革命,补齐技术链及产业链短板。目前,该公司共拥有软件著作权证书3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发明专利1项,10项自主科创项目已全部应用于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