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东中华交付达飞第4艘23000TEU双燃料集装箱船
2021-04-27 19:05 | 国际船舶网 在建新船
4月27日,中国船舶集团旗下沪东中华为法国达飞集团建造的第四艘23000TEU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达飞协和”号(CMA CGM CONCORDE)在长兴岛命名交付。
达飞船舶执行副总裁泽维尔•勒克莱尔、达飞中国首席执行官何律铎,中船贸易副总经理林峰,沪东中华总经理陈军、常务副总经理黄一平、副总经理迟本斌、长兴造船副总经理胡宏宇,以及来自法国船级社等各方近百名嘉宾出席仪式。
“达飞协和”号是达飞轮船在中国船舶集团订造的9艘23000TEU双燃料集装箱船中的第7艘,也是沪东中华承建的第4艘。在全球海运和造船市场格局重构、技术迭代升级的深度调整背景下,2018年开建的23000TEU集装箱船是世界上首个以LNG为主要动力,集成世界最先进技术、环保性能最优的超大型双燃料集装箱船项目,该项目充分展现了全球领先航运企业和中国船舶集团的责任担当以及远见卓识,为世界航运业制定了新的标准。
达飞船舶执行副总裁泽维尔•勒克莱尔在命名仪式中致辞表示,“达飞协和”号及其姊妹船是一个雄心勃勃的项目,在当前乃至未来几十年,将引领行业发展趋势,成为全球集装箱班轮界的标志性项目。
泽维尔•勒克莱尔参观了公司厂区,登上了“达飞协和”号,他对建造情况非常满意。他表示,建造中的2型船舶让他再次感受到沪东中华和达飞集团有着共同的价值观,双方都有追求卓越的激情,都有迎接挑战的勇气,都有不断进创新的精神和能力,达飞集团将进一步发展双方在2019年定下的长期伙伴关系,并对未来更多新项目的合作充满信心。
23000TEU双燃料集装箱船总长399.9米,型宽61.3米,货舱深度33.5米,甲板面积达23978平方米,相当于3.5个标准足球场,比目前世界最大航母还要长60多米。其革命性的动力系统,将致力于碳达峰、碳中和等一系列环保中长期目标和愿景。与燃油相比,液化天然气可减少99%的硫和细颗粒物排放;减少85%的二氧化氮排放和高达20%的二氧化碳排放。
陈军表示,“达飞协和”号及另外3艘已经交付的23000TEU双燃料集装箱船,是沪东中华与达飞集团深厚友谊的象征。沪东中华将继续以高质量建造确保第5艘船的优质交付,确保该项目完美收官,共同谱写合作共赢的新篇章。
作为23000TEU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第4艘产品,在充分吸收前船建造经验的基础上,沪东中华建造团队以生产节点为导向,统筹优化建造计划,各阶段生产效率和完整性大幅提升。工艺创新、流程优化成为生产“助推器”,仅用6天完成气体试航,创下系列船最短纪录;从常规试航凯旋至达到加注液态天然气状态仅29天,较3号船缩短13天。在气体试航期间,建造团队与船东、瓦锡兰厂家攻克了燃气系统热乙二醇温度平衡难题,再次彰显了沪东中华强大的研发和建造实力,赢得了各方掌声。精益生产管理,大胆创新工艺流程,沪东中华再一次以优异的建造能力书写中国船舶工业新荣耀。
同日下午,沪东中华为达飞建造的15000TEU系列集装箱船第3艘船顺利下水,为当日的喜庆再添一份色彩。
在当前集装箱船市场热背景下,中船贸易联合沪东中华保持积极的沟通和协同配合,确保了各个项目的建造按期推进,为船东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和支撑。“达飞•协和”号的成功交付和15000TEU集装箱船的顺利下水,也标志着各方之间的合作更加紧密,为各方今后加强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