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换新名!北海造船欲打造全球知名船海企业

2022-01-17 09:22 | 国际船舶网 船厂动态


图:1月9日,青岛北海造船有限公司为交银金融租赁及KMARIN GROUP建造的32.5万吨矿砂船9号船顺利出坞,喜迎新年开门红。

在脱离武船集团升级成为中国船舶集团二级子公司之后,青岛北船重工正式更名“北海造船”重新启航。

近日,青岛北海船舶重工发布更名声明,公司名称变更为“中国船舶集团青岛北海造船有限公司”。

1月7日,青岛北海造船有限公司召开改革工作会,会上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埥表示,本次改革,公司由集团公司的三级单位调整为二级单位,由青岛北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更名为中国船舶集团青岛北海造船有限公司。

此前,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中国重工已经于去年12月30日发布公告称,将全资子公司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持有的青岛北海船舶重工有限公司97.59%股权全部划转至公司直接持有,本次整合完成后青岛北船将成为中国重工二级子公司。

通过本次整合,中国船舶集团进一步巩固青岛北船在超大型矿砂船、大型散货船、大型修船改装等领域的优势地位,大力拓展集装箱船、大型油船等主建船型,充分发挥青岛北船作为海西湾造修船基地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努力将青岛北船发展成为主建船型突出、造修技术先进、质量效益领先、品牌影响力大、综合竞争力强的全球知名船海企业。

据了解,青岛北船始建于1898年,是青岛船舶工业的发端。在长达120多年的历史中,青岛北船历经四次搬迁、扩建,逐步发展成为青岛船舶工业的“龙头”企业,在规模、设施能力、建造产品、管理水平等各方面都有本质的飞跃。

2002年1月,由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对青岛北海船厂进行资产重组,注册成立青岛北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2004年6月,为支持青岛举行2008年奥帆赛建设奥帆基地的需要,企业整体搬迁至青岛海西湾造修船基地;2016年,青岛北船与武船集团实施资源整合,成为武船集团控股子公司。

青岛北船所在的海西湾造修船基地为国家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三大造船基地的重点项目之一,为国内最大的现代化造修船基地之一,对提升环渤海地区装备制造业的综合实力、促进山东省经济发展及构建我国船舶工业大国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青岛北船占地面积450万平方米,造修船码头6公里,大型船坞6座,建设有600吨龙门吊6台,350吨龙门吊2台,200吨龙门吊2台。具有建造各类民用商船和海洋工程及浮式结构的能力,年造船能力300万载重吨,年修船212艘,生产救生艇500艘,海洋平台4座。

2008年至今,青岛北船已批量交付18万吨散货船 40余艘,该船型先后荣获青岛名牌和山东名牌,被誉为中国型散货船。承建交付8.2万吨散货船16余艘。成功建造全球首制25万吨矿砂船,现已累计交付12艘。成功交付2艘11.3万吨成品油船、8艘40万吨超大型矿砂船、4艘6.4万吨木屑船,32.5万吨矿砂船、21万吨散货船已批量交付。

克拉克森的数据显示,目前青岛北船手持订单共计40艘697.5万载重吨,包括25艘散货船、3艘325000载重吨超大型矿砂船(VLOC)、2艘成品油船和10艘集装箱船,手持订单交付安排一直延续至2024年。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4月青岛北船成功承接法国达飞轮船10艘常规动力5500TEU集装箱船订单,订单总额约40亿元。这笔订单是青岛北船在集装箱船市场的首次突破,标志着北船重工在船舶业由传统船型向高附加值船型转型升级。

海工装备方面,青岛北船先后建造交付“齐鲁第一船”——10万吨级“海洋石油115”海上浮式生产储卸油轮、“亚洲第一驳”——3万吨导管架下水专用驳和国内最大的座底式海洋钻井平台——“中油海33”等10余座平台。目前,青岛北船正在建造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以及俄罗斯大型浮船坞和3500吨起重船。

修船方面,青岛北船是北方重要的修船基地,修船区拥有国内最大最长30万吨修船坞、15万吨修船坞和10万吨浮船坞,配置一台500吨门式起重机,修船总量及经济运行质量居于国内行业前列,常规修船市场遍布30多个国家和地区。去年下半年,青岛北船还接手维修了因为堵住苏伊士运河而登上全球热搜的“长赐”号集装箱船,该船已经于去年11月完成修理重新启航。

船舶配套方面,青岛北船通过自主研发,形成了国内知名品牌——BH系列玻璃钢救生艇、救助艇和配套吊艇架及收放装置。同时,新开发铝合金高速快艇、特种材料快艇及无人艇等产品,其中6.5米无人艇荣获2016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船舶管系、铁舾、单元模块配套制作在国内首屈一指,具备强大的管子加工能力和舾装件制作能力,能够满足各类产品生产的需要。

END

关键词: 北船重工青岛北海造船


国际船舶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