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我国船舶及海工用钢生产企业和产线分级情况

2022-04-07 12:54 | 新材道 船舷内外


近10年来,中国船舶制造业在全球造船市场上所占的份额正在明显上升,已成为全球重要的造船中心之一。2021年,国际航运市场回暖,集装箱海运需求旺盛,全球新造船市场活跃,我国造船三大指标实现较大增长。

2021年,全国造船完工3970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0%。承接新船订单6707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31.8%。12月底,手持船舶订单9584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4.8%。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以载重吨计分别占世界总量的47.2%、53.8%和47.6%,与2020年相比分别增长4.1、5.0和2.9个百分点。

尽管我国已成为船舶制造大国,但船舶制造业依然面临着很多问题,其中最核心的问题在于结构性缺失,即高端产能不足等问题。

那么,我国船舶与海工钢各生产企业的质量水平又如何呢?

采用钢铁产品质量能力分级评价方式,对国内12家主要船舶及海工用钢生产企业,共27条生产线进行了质量能力分级评价,并发布了“新材指数”排名。

参排企业总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80%。

在27条生产线中,装备精良的5000mm及以上宽厚板产线7条,4000mm及以上宽厚板产线7条,3800/3500mm产线8条,3500mm以下中板产线5条。

质量能力A+级/代表具有本领域国际一流水平。

本次评级中,获得A+级的企业共6家:分别为宝钢、湘钢、鞍钢、兴澄特钢、南钢和沙钢。

评级为A级的企业共有5家,分别为舞钢、莱钢、鄂钢、日钢营口和新钢。

按照船舶与海工用钢的产线进行质量能力分级评价,在27条产线中,共有8条产线评级为A+级,分布为鞍钢鲅鱼圈5500mm宽厚板线和本部4300mm宽厚板线,宝钢5000mm宽厚板线、南钢5000mm宽厚板线、湘钢5000mm宽厚板线、沙钢宽厚板二车间5000mm宽厚板线、兴澄特钢4300mm宽厚板线、舞阳第二轧钢厂4100mm线。

其他19条产线中,16条产线评级为A级,3条产线评级为B级。

 

END

关键词: 船舶


国际船舶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