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唯一航母建造厂待售
2010-07-28 08:09 | 国际船舶网 国外造船
美国媒体近日报道,世界第三大军火商——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正在考虑将旗下的造船业务打包出售。消息一出,不少人大为吃惊——诺•格所有的纽波特纽斯造船厂,是全世界最大的军舰制造企业,如将其轻易转手,美国海军有遭到“釜底抽薪”的危险。
航母工厂上了待售名单
据地方媒体《弗吉尼亚领航员报》7月20日消息,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宣称,将合并旗下的海军造船厂,今后可能通过将其打包出售的方式退出造船业。原因很简单:公司高层对墨西哥湾沿岸的几家造船厂的业绩不满,新任总裁韦斯•布什直言不讳地表示:这些造船厂不应该被包含在公司的未来规划内。事实上,自从诺•格于10年前成为美国海军最大的舰船承建商以来,公司的财务状况一直受到拖累。
地方媒体的报道只涉及诺•格公司在墨西哥湾的部分业务,相比之下,美联社的报道更具震撼效应。知情人士称,全球最大的军舰制造企业——位于弗吉尼亚州的纽波特纽斯造船厂,也在待售名单上。该造船厂是全美国惟一一个能建造大型核动力航母的地方,此外还承建过两栖攻击舰以及核潜艇等“大家伙”。
由于诺•格公司表示愿意接受外国买家的报价,美国海军很快发表了官方声明:为保护国家安全,涉及造船厂的买卖都要经过严格审批,海军将密切评估任何所有权变化。来自路透社的消息也指出,美国政府会仔细审核买家的资质,并运用反垄断法防止类似通用动力公司这样的单位购买(通用动力公司是美国另外一家重要的军舰制造商)。
美造船业为何由盛转衰
虽然此事的发展有待进一步观察,但从中还是不难窥探到美国造船业的惨淡状况。事实上,在过去200多年的历程中,美国的造船工业曾树立起一座座里程碑,其一度雄踞世界首位的产能,同目前的萧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协约国损失了650万吨的商船。然而美国参战后,当年就建造了近500万吨的商船,很快弥补了协约国的损失。同时,美国还建造了大量辅助舰艇来支持欧洲盟国,到1918年,美军舰艇总数已达2000余艘,充分地确保了战争的胜利。
二战爆发后,随着大西洋和太平洋再度成为战场,美国的舰船产能也水涨船高。尽管美国舰船被德国潜艇大量击沉,但到1943年时,美国海军仍然拥有各类舰船1.3万艘,共450万吨。为了弥补前方的损失,美国当年建造的商船也达到了1661艘,总吨位1248万吨,居然比开战前的1939年增加了50倍以上。
冷战开始后,由于政策变化,美国造船业越来越向军工倾斜,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里根上台后,不断扩大军舰建造和改装计划,使海军的订货大量增加,同时取消对商船的差额补贴,由此奠定了今日美国造船业的格局——民用船只的建造实力日渐衰退,整个造船业只能通过海军订货来维持。在美苏对抗的环境下,这种格局尚未显现出问题,到冷战落幕后,问题便接踵而来——由于军方订货减少,许多造船厂被迫关门或者合并,纽波特纽斯造船厂就是在这个时期被诺•格公司收购的。
重振民品市场才能翻身
客观地讲,虽说美国造船业目前不是很景气,但由于牵涉到海军的发展,诺•格公司要出卖旗下的造船业务,尤其是纽波特纽斯造船厂这样的企业,其难度仍然不小——IBM当初将自己的民用电脑业务出售给中国,都曾遭遇重重阻挠,遑论涉及军事机密的舰艇建造了。
另一方面,为了维持自身的造舰能力,美国已在2007年制定了加速战舰建造、将规划一直延续到2035年的中长期计划,这对以建造军舰为主的诺•格公司来说,还是具有很大诱惑力的。在今年早些时候通过的2011年度国防预算中,美国海军决定建造2艘核潜艇,2艘导弹驱逐舰、2艘濒海战斗舰和1艘两栖攻击舰,这在造船企业看来,无疑是利好消息。
有观点认为,诺•格公司扬言出售造船业务引起的风波,更像是其股东的单方面运作,必然会受到各方面的压力。《弗吉尼亚领航员报》就分析说,诺•格公司可能只是想借此完成对旗下造船业务的重组,在政府的支持下实施“减员增效”;如果其真敢把它们挂牌出售,肯定会在军方和政府的百般阻挠下搁浅。
尽管如此,这场风波至少能让更多人意识到一点:单纯依靠军用订单维持美国造船业,变数仍然太大。即便在美军长期称霸世界海洋的背景下,不单纯满足于建造军舰,而是以建造技术含量高的民用船舶来扩大效益,也是恢复美国造船业竞争力的一条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