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建生产技术创新中心!韩国加速中小船企智能化转型
2025-03-08 18:42 | 国际船舶网 国外造船
韩国庆尚南道为增强地区造船业生产竞争力,正大力推进工程数字化转型。3月6日,庆尚南道在位于巨济市长木面启动了“中小型造船厂生产技术创新(DX)中心”的建设工作,该中心建成启用后,将有力助推地区中小船企实现生产工程自动化与数字化转型,促进造船生产全过程的智能化发展。
目前,韩国造船业订单充足,发展势头良好,但劳动力短缺问题也日益凸显。为按期完成新船的建造和交付,解决生产一线劳动力不足已成当务之急。其中,防止熟练工人等核心员工流失、吸引新员工加入至关重要。尽管韩国签证制度的优化使外籍劳工的供应情况有所改善,但要确保生产竞争力,还需推进产业生态系统尽快转型。
庆尚南道中小型造船厂生产技术创新中心正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基础设施。该中心将在2026年4月竣工启用,不仅能解决中小型船企生产一线劳动力不足问题,还可降低成本、提升生产效率,推动船企的智能化转型。
该中心占地面积6381平方米,建筑面积4240平方米,将建设1栋研究楼和1栋实验楼。该项目建设总投资250亿韩元(约合1.25亿元人民币),其中公共经费投入100亿韩元,由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巨济市以及韩国中小造船研究院(RIMS)协同推进。
为实现船舶生产自动化和数字化转型,该中心将分阶段引入22种测试台设备和软件(S/W),特别是计划引进14种可应用于焊接、涂装、检测等主要工程的实证设备,以及2种生产技术创新软件、6种质量和性能评价设备,从多方面支持中小型造船厂优化生产流程,增强竞争力。
此外,庆尚南道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生产技术创新中心的协同效应,还将推动“中小造船智能生产创新援助项目”。该项目将以中小造船厂和配套企业为重点对象,推广生产工艺数字化转型技术。同时,为开发船舶建造全周期的生产工程技术,庆尚南道还计划积极推进造船领域后续研发(R&D)公开招募项目。
此前,庆尚南道已通过“造船业生产工程创新技术援助项目”,致力于提升造船厂及其内外合作公司(转包企业)的生产效率。该项目旨在通过引入智能化和自动化系统,缩短工作时间,改善工作环境中的危险因素,预防安全事故,并支持应用最新技术的产品开发,以此增强地区中小船企的技术竞争力。
庆尚南道的上述举措,都是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2023年11月出台的《韩国造船业新一代领先战略》具体措施的一部分。
庆尚南道主力产业科长石旭熙表示:“中小型造船厂生产技术创新中心的开建,将成为确保中小型造船厂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增长的重要基石。期望该中心建成投用后,能够切实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为解决现场劳动力短缺问题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