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岁船王否认“撤退”:新战场才刚刚开启!

2025-03-11 19:26 | 海运圈聚焦 船界人物


当全球航运业的目光聚焦在地缘政治与关税战之际,挪威船王John Fredriksen以两笔价值超20亿美元的资产出售,向市场投下震撼弹。这位81岁的资本猎手将旗下干散货旗舰Golden Ocean控股权与Avance Gas的VLGC船队相继出售,引发行业对其"撤退路线图"的激烈争论。

具体来看,近期,Fredriksen通过其控股公司出售了Golden Ocean Group中的部分权益,交易涉及约81,363,730股股份,约占该公司已发行股份和投票权的40.8%,成交价格高达每股14.49美元,总交易额约11.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5.7亿元)。

而在更早前,Fredriksen旗下Avance Gas Holdings则以10.5亿美元总价向新加坡BW集团旗下的液化石油气航运公司BW LPG 出售了12艘现代化的超大型液化气船(VLGC)。

作为挪威航运界的标杆人物,Fredriksen多年来凭借其对航运产业敏锐的洞察力和稳健的投资策略,打造了一座庞大的航运帝国。两笔重大交易引发了市场对这位传奇人物动向的热议:是套现离场,还是另有图谋,正考虑逐步退出航运业?

出售动机:资本博弈与战略转身

Fredriksen出售Golden Ocean的第一推动力,显然是经济利益。CMB.Tech以每股14.49美元的价格收购其全部股份,较Golden Ocean当时10.08美元的收盘价溢价45%,较净资产估值溢价20%至46%。这笔交易为Fredriksen带来了可观的资本回报。

Borea Asset Management的Jon Hille-Walle一针见血:“他获得了高于净资产价值的溢价,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价格。”在干散货船资产价格处于周期高点的当下,Fredriksen精准抓住了退出窗口,堪称教科书式的资本操作。

然而,仅仅用“赚钱”来解释Fredriksen的动机,未免过于简单。干散货市场在2025年的前景充满变数。船队预计增长2-3%,但需求端却因中国钢材市场低迷和贸易战阴影而承压。尽管矿石和谷物运输可能因能源转型受益,但整体市场的不确定性让Fredriksen选择观望。

一位业内人士评论:“他对市场不确定性的担忧,可能让他认为现在是实现资本收益的最佳时机。”干散货从来不是Fredriksen的“心头好”——他的根基在油轮行业,这或许也让他对这一领域的未来发展持保留态度。

更深层次的动机,可能指向Fredriksen的个人处境。81岁的他,正站在职业生涯与家族传承的交汇处。2017年,他曾对路透社透露已制定接班计划,但其双胞胎女儿Kathrine和Cecilie Fredriksen明确表示不愿接管航运业务的日常运营。这意味着Fredriksen可能在有意识地精简帝国版图,将非核心资产剥离,为家族办公室的未来管理铺路。Golden Ocean作为干散货领域的重头戏,被出售或许是这一战略的一部分。毕竟,一个过于复杂的航运帝国,对不打算亲力亲为的后代而言,未必是理想的遗产。

市场评价:失望与认可交织

Fredriksen出售Golden Ocean的方式,点燃了部分市场人士的不满情绪。挪威基金经理Jan Petter Sissener便是其中之一。他管理的Sissener Canopus Fund持有60万股Golden Ocean股票,若按CMB.Tech的交易价格计算,价值可达9530万挪威克朗,而市场价仅6200万克朗。Sissener怒斥Fredriksen未向所有股东提供同等溢价:“这不是我认识的John。”他认为,这一操作背离了Fredriksen一贯的行事风格,损害了少数股东的利益。尽管Golden Ocean注册于百慕大,不受挪威强制性收购要约规则约束,但Sissener的不满仍反映了交易公平性争议的余波。

并非所有声音都充满火药味。CMB.Tech作为Saverys家族的旗舰,与Fredriksen近年来的关系颇具戏剧性——从Euronav控制权争夺中的对手,到如今的合作伙伴。2023年,双方以“船舶换股”协议和解,Fredriksen将Euronav股份出售给CMB,同时以23.5亿美元购入24艘VLCC,成就了Frontline全球最大纯油轮船东的地位。这段渊源让Fredriksen选择CMB.Tech作为Golden Ocean的接盘侠显得顺理成章。分析人士指出,他可能有意将资产交给“值得信任且有能力管理的人”。Saverys家族也强调,这笔交易是其多元化战略的里程碑,展现了对Golden Ocean未来发展的信心。

市场对这笔交易的评价并非非黑即白。克拉克森证券分析称,Golden Ocean修改公司章程,将合并门槛从75%降至50%加一票,为与CMB.Tech的潜在整合铺路。但少数股东的反对可能迫使CMB.Tech进一步增持股份。另一种可能是CMB.Tech将其28艘纽卡斯尔型散货船(价值21.7亿美元)注入Golden Ocean,释放资金的同时提升后者杠杆率。这表明,Fredriksen的退出不仅是一次简单的股权转让,更可能触发干散货市场的重组浪潮。

船王动向:航运核心未变,新战场已现

外界猜测,出售Avance Gas和Golden Ocean可能是Fredriksen退出航运业的信号。然而,他本人对此予以坚决否认。在接受《Finansavisen》采访时,他强调:“航运仍然是Seatankers Management最重要的领域。”

通过保留BW LPG的第二大股东地位、壮大Frontline的油轮船队,Fredriksen用行动证明,他并未打算告别这个他征战数十年的舞台。他甚至放言:“没有人喜欢全球动荡,但正是在这样的时期,才能达成最好的交易。”这透露出他对市场波动的敏锐嗅觉和逆周期投资的野心。

Fredriksen的下一步棋局,或许聚焦于油轮和液化天然气(LNG)领域。他的心始终属于油轮——Frontline以23.5亿美元收购24艘VLCC后,已成为全球油轮霸主。此外,他控制着Flex LNG、SFL Corp,并在International Seaways、Edda Wind等公司持有重要股份。

分析人士认为,在地缘政治动荡推高能源运输需求的背景下,Fredriksen可能进一步加码这一领域。他手中充足的现金储备,为抄底投资提供了弹药。

在海运圈聚焦看来,从Fredriksen本人的多次表态和后续布局来看,这两笔重大交易更像是一种“换血”与“提质”的策略,而非彻底的撤退。

一方面,交易释放出的高溢价信息表明,Fredriksen对当前市场周期高位的把握非常精准;另一方面,他通过选择性出售,将风险敞口从干散货市场转移到他更为熟悉和看好的油轮、LNG等领域。这种操作不仅帮助他在全球动荡的背景下实现资本增值,更为未来可能的战略再布局打下坚实基础。Fredriksen的资产重组,本质上是一场资本效率的极致演绎:剥离周期性资产、聚焦熟悉赛道、储备地缘政治风险溢价。

在能源转型与地缘裂变的双重冲击下,航运业正经历百年未有的价值重估。Fredriksen的"撤退"或许预示着旧秩序的瓦解,但更可能是一场新狩猎的开始,这位81岁的资本巨鳄,正手持大量"筹码",等待属于他的下一个完美时刻。

END

关键词: John Fredriksen


国际船舶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