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造船:问鼎全球的时代“船”奇
2025-03-28 19:48 | 新华日报 船厂动态
1月7日,新造115000吨油船“AISOPOS”轮命名交付;1月9日,新造8100箱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MSC TOGO”“MSC NIGERIA”命名交付;2月10日,50000吨Ⅱ类化学品船签字交付;2月12日,新造115000吨的油船“新时代拓展 3”轮安全出江试航……新春伊始,江苏新时代造船有限公司就吹响了不断前进的号角。
新时代造船成立于上世纪70年代,最初不过是荒滩上的小船厂,是袁凯飞一步一个脚印将其带到全球舞台上。1971年,当国家号召建立“海上铁路”时,原靖江县交通局的一群拓荒者带着梦想和仅有的10万元资金,在长江边一片8万平方米的荒滩上扎下了根。他们最初的目标很简单——修造木船,满足当地水陆运输的需求,这家小作坊就是新时代造船的前身。上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原本顺风顺水的靖江造船厂陷入困境。1994年,面对企业经营困难、濒临破产,出生于1952年的袁凯飞走马上任。经过深思熟虑,袁凯飞决定瞄准当时市场上的一个空白点——建造万吨级以上高附加值船舶。正是这个决策,成为靖江造船厂命运转折的关键。1997年,袁凯飞迎来职业生涯中最艰难的一次考验,他接受了两艘1.2万吨散货船的订单,尽管这意味着将加大亏损。但正是这次看似赔本的买卖,让靖江造船厂一举成名,建造的第一艘万吨级运木散货船“虹春”号成功下水,不仅赢得国际市场的关注,更为企业打开了通往未来的大门。不久后,他们接到了一位印尼船东的邀请,让其参与建造两艘1.75万吨油船的投标。结果,靖江造船厂一举中标,从此走上了发展快车道。
刚刚过去的2024年,新时代造船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加速实施智改数转网联,生产经营成效显著。据统计,企业当年交船34艘,计427万载重吨,造船完工总量位列全国前三。在省工商联发布的2024江苏民营企业200强、2024江苏民营企业制造业100强和2024江苏民营企业研发投入100家名单中,新时代造船均榜上有名。如今,新时代造船拥有先进的生产设施和完整的产业链条,包括50万吨级、30万吨级、10万吨级干船坞各一座,以及智能化分段制造车间等配套设施。
据全球著名航运咨询机构克拉克森研究公司公布的数据,去年全球船厂共签订新船订单2412艘,合计1.7亿载重吨,6581万修正总吨。以修正总吨计,全球新接订单量同比增长33.77%。而来自中国的新时代造船,一路超越韩国造船霸主,凭借463万修正总吨的新签订单量位居全球榜首,占据全球7.03%的市场份额。截至2024年12月底,新时代造船手持订单162艘、载重吨2305万吨,位列全球前三,订单排至2029年。
袁凯飞带领新时代造船“逆风翻盘”的故事,不仅是一段商业传奇,还象征着一代人的奋斗精神。今天的新时代造船,继续向着更加广阔的海洋进发。“2025年,新时代造船将加快新船型研发和产品升级,不断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和附加值,推进新能源船舶智造项目早日竣工投产,确保完成全年交船30艘的目标。”江苏新时代造船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海金表示,将积极顺应航运产业绿色化趋势,加快低碳零碳燃料的船型开发以及新技术研究,持续巩固行业优势地位,全力打造世界一流造船企业。
江苏省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秘书长蒋志勇教授表示:在经历了多年低迷与震荡后,全球造船市场正在焕发新生,航运需求的回升也催生了行业复苏与竞争加剧。在这场竞争中,来自江苏靖江的新时代造船,以黑马之姿跃居2024年全球船厂新接订单量榜首。这意味着中国造船业的强势崛起,更是江苏船厂在全球航运市场剧烈变动中的一次惊艳突围。 中国在全球新造船市场上表现抢眼,不仅新时代造船位列第一,而且榜单前四均为中国企业。随着全球造船业新一轮周期的到来,江苏船企积极抓住机遇,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优化,不断巩固自身在全球市场的领先地位。未来几年,预计这一趋势将继续保持,江苏造船业有望在全球市场上取得更加辉煌的业绩。
江苏新时代造船有限公司是国内第一家集LNG燃料舱研发、制造与实船运用一体化的民营船企。近年来,面对航运业绿色转型的重大机遇,新时代造船深耕造船主业,持续关注绿色航运和数字化转型趋势,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持续开展双燃料动力船等绿色船舶的研发和建造,积极抢占高技术船舶产业制高点。 新的一年,新时代造船正在抢抓造船高景气的历史机遇,加快新能源船舶智造项目建设,争做世界最优秀造船企业。未来,企业还将通过构建“数字化船厂+智能化船舶海工设备”新型生产模式,全面提高船舶建造效率,为江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