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工装备业机会确定“分工合作”

2010-09-03 08:46 | 中国证券报 海工市场


    “5年时间海洋石油产量目标由目前的5000万吨翻一倍达1亿吨,整个海工市场总投资将达到2500-3000亿元人民币。”这是多么诱人的一个庞大市场。9月1日本报记者参加的“2010中国海洋油气钻采与工程装备高峰论坛”上,各方设备提供商大都面对如此市场兴奋的想在在这个富有想象力的市场上分上一杯羹。
    去年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已经突破50%警戒线,陆上石油的开发空间有限,而中国海上油气勘探预测石油资源量为275.3亿吨,但我国海洋原油的发现率仅为12.3%,世界平均探明率为73%。那么中国“十二五”期间《海洋工程装备发展规划》的推出将迫在眉睫。
    在庞大市场的背后,必须要认清楚中国海工装备产业的现状。我国海工装备仍没有形成完整的研发体系,也没有形成完善的工程装备产业链。据工信部装备工业司最近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海工装备的配套设备本土化率非常低,每年有70%以上需要进口,关键设备配套率不足5%。
    据中国石化设备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赵志明对本报记者介绍,美国是石油装备最先进的生产国,世界石油工业主要的钻采设备约70%以上由美国制造输出。随着世界制造业向亚洲国家的转移,欧美企业逐渐退出了中低端海洋工程装备制造领域,但在高端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和设计方面仍然占据垄断地位。
    在近2年山东、江苏、浙江、广东等沿海省市已经涌现出来多个海工项目,但是国内具备海工项目总承包资质的企业并不多,不少项目只是大船厂零散的外包项目,这大都停留在打“海洋工程”招牌的现象,他们大多数处于价值链的底端,更容易形成重复建设、同质化竞争。
   

END

关键词: 海工装备


国际船舶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