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造船业具备10万吨级船舶建造能力
2011-01-05 08:16 | 温州日报 国内造船
温州市《船舶工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日前由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方案提出,温州市将进一步优化船舶业发展环境,力争建设成具有特色优势的船舶制造基地和配套业生产基地,增强船舶工业核心竞争力,到2012年船舶制造工业总产值达70亿元,具备建造10万吨级船舶能力。
根据该方案,到2012年温州市将基本实现船舶产业从传统制造模式向现代造船模式转变,调整产品结构,做精做专散货船、油船和集装箱船等主力产品,引进开发特种船舶、游艇等高新产品。
船舶制造技术创新方面将有大突破,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建立一批市级和省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造船企业研发投入达到1.5%以上,骨干造船企业具备开发、设计和生产高新技术船舶的能力。
同时,市场开拓将有新进展,提升企业接单能力,转变企业传统的商品船生产销售模式,拓展国内外市场,建立本地船舶和海运的战略合作关系。
船舶制造是该市传统产业之一,在温州市起步较早。全市现拥有一般钢质船舶生产企业29家,其中有4家无区域集团企业。2009年,行业生产能力约300万载重吨,实际产量64.6万载重吨,产值35.65亿元,与上年同比基本持平。目前在建的最大船舶为5.2万载重吨。
温州区位优势明显,陆地海岸线长达355公里,具有发展船舶工业的独特优势,同时具有发展船舶配套行业的雄厚产业基础。民营企业机制灵活,市场反应灵敏,资金实力雄厚,也为船舶工业提供了持续快速发展的有力支撑。
不过,与国内其他造船基地相比,温州船舶制造业发展速度较慢,大多企业规模较小,船舶工业技术含量低,缺乏船舶研究科研机构和实验基地,企业发展不平衡,这些问题都束缚着船舶工业发展壮大。
乐清市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会长胡志兴介绍,温州现阶段已经能制造5万至10万吨级船舶,产业基地规模处于中型行列,能建造船舶中的“小高层”,一旦具备10万吨级船舶制造能力,就意味着产业基地步入大型行列,可以建造船舶中的“大厦”。业内人士介绍,2011年我市部分造船企业将开始建造8.2万载重吨船舶。乐清市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秘书长虞元来认为,只有提高船舶制造企业的规模实力以及科研能力,才能提高船舶制造的附加值,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