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重工有望注入研究院所资产

2011-06-01 08:06 | 中国证券报 公告公示


据有关人士透露,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正在研究推动“事业单位改革”的计划,有望不晚于2015年前完成集团内事业单位的分类和改革,并由此进入资本市场。
中国重工作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明确承诺的上市旗舰企业,预计未来几年内将持续受益于“事业单位改革”的政策,可望通过不断收购控股股东的优质资产,大幅提高军工、海洋工程、能源交通装备、环保装备等非船舶类业务比重。
着手科研院所改制
据介绍,事业单位将分成三类:参照公务员类、自收自支类、财政补贴类,其中,自收自支类即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将逐步转为企业。
消息人士透露,中船重工集团已经开始着手进行集团内事业单位的改制,并计划为此设立投资平台,将集团内研究院所资产纳入该平台,待时机成熟就会启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的计划。
资料显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是我国除中科院之外的第二大科技研究机构,下辖28个服务于国防建设尤其是海军建设的研究所,4万多技术研发人员;技术和产品涉及通讯、电子、材料、能源装备、环境监控和保护等领域。随着改革开放的纵深推进,这些研究院所走上了军民结合的发展道路,已将其科技产业能力拓展到民用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
而这也将提高中国重工未来的增长空间。5月30日,中国重工股价收盘报11.03元,当前股价相当于2011年20倍左右的市盈率,远远低于军工板块的动态市盈率52倍。作为军工上市公司龙头,中国重工投资价值已严重被低估。
高端装备领先国内
中船重工集团研究院所在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领域具有领先的技术优势和产业能力。
在节能环保领域,中船重工集团为海军装备的主要提供商,其舰船特种机电设备与系统、船用柴油机及动力装置、船舶以及陆地环境系统工程和化学及其它能量技术应用研究独步国内。
随着军工技术转民用,船用技术转陆用,中船重工集团已开发了余热发电机组、有害气体净化设备、城市污水处理等设备,广泛应用或配套服务于环保、城市建设等行业或部门。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中船重工集团在自动控制、惯性导航、平台罗经、无线电导航、综合导航系统、计程仪领域;作战指挥系统、控制系统、情报系统领域;军用光电装备领域;通信系统和设备研究、制造及通信电子工程开发和设计等领域拥有雄厚实力。
特别是在通讯卫星测量等尖端领域;在城市轨道交通、楼宇自动化、消防工程、技防安防及监控系统、工业过程控制,智能小区系统等民用工程领域;在灵巧型电子模块、GPS跟踪定位系统、石油数控计算机系统领域;中船重工集团与国外著名通信公司建立了广泛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关系,相关科研产业化项目大都被列入国家或省部级计划。
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中船重工集团开发了多种国家级高端装备产品进入军、民用市场。
比如,在能源、石化、机械、自控、机电一体化等领域,中船重工开发了数百个工程项目和高新技术产品,并成为西气东输工程中线、东线增压站项目的总承包商。
公司研制生产的柴油机及国产化备件、柴油发电机组、机舱自动化及工业自动化系统、石化工程及设备、液力和机械传动系列产品、锅炉控制系统及燃烧器等产品享有良好声誉,覆盖了包括台湾在内的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并辐射到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中船重工已成功研制海洋声学环境测量分析仪、水声导航测深仪、船舶消防系统和设备、系列超声设备等有特色的高技术产品,应用于不同行业的半自动、全自动非标超声清洗和焊接设备。
特种材料前景广阔
在新材料、新设备的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中船重工在钛合金、金属基复合材料及其成形、树脂基复合材料及其成形、特种铝合金及其成形等方面积累了丰厚的技术和产业能力。在舰船新型材料、材料新工艺、减振降噪隐身材料、腐蚀与防护技术、舰船设备与结构的破损失效分析等50多个专业领域以及关键零部件的制造方面具有雄厚的研究、试制与生产能力。
公司贯彻“以军为本,军民结合”的方针,推进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先后开发并形成了金属波纹管膨胀节、腐蚀与防护技术及产品、钛合金材料制品、特种材料管件、特种钢及合金铸锻件、金属爆炸复合材料、特种材料压力容器、桥梁管道支座、心血管介入疗法医疗器械等高新技术产业。
在我国经济发展战略转型之际,国家提出立足我国国情和科技、产业基础,现阶段将重点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中船重工的研究机构将利用长期积累的技术优势向民品领域进一步拓展,在相关战略性新兴领域获得更大发展。
END

关键词: 中国重工


国际船舶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