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斯耐驰,从化纤“转身”船配

2011-06-01 08:20 | 浙江在线 配套动态


张志加,舟山欣欣化纤有限公司董事长,省级劳动模范。他是岱山的明星企业家,而今他还是舟山普斯耐驰船舶机械有限公司的董事、“幕后老板”。
舟山普斯耐驰由舟山欣欣化纤有限公司与日本日立造船、日本普斯耐驰株式会社联合投资,由欣欣化纤控股,是目前舟山最大的专业制造甲板机械的企业。
从化纤到船配,两个看似八竿子打不着的行业,张志加是如何实现这一跨越的?舟山普斯耐驰又因何能快速成长起来?且让我们听听张志加的“转身”故事。
450万元的样机与一个零件的“报废档案”
在舟山普斯耐驰的车间内,放着一套17.6万吨级散装船的配套锚绞机,这是公司造的第一套机器,也是试制样机,价值450万元。“450万元打一套样机,却不能卖。”这让张志加有点心疼,“不过日本人很坚持,他说你不试制,怎么知道自己的技术过关了呢?”
办了几十年企业,始终强调“质量第一”的张志加,面对日本人的严谨,也忍不住赞叹。去年5月7日,舟山欣欣化纤、日立造船和日本普斯耐驰签约共同参股成立合资企业,公司“从日本调了一大批工人,漆工、焊工、切割工……手把手地教,一直把中国工人全教会了”。张志加去现场看了,大喜,“焊接处严密无缝,跟小姑娘粉搽过一样,光洁漂亮。”
知名品牌的经营理念、高端的技术,确保了产品的质量。首台17.6万吨级散装船的配套锚绞机测试时,公司特地邀请了一批知名船厂的专家,给产品挑刺,结论是“跟日本人造的完全一样”。
舟山普斯耐驰的副总经理范海波说,这个评价的获得,不仅源于公司过硬的技术,也得益于科学的管理。“每报废一颗螺丝,都会记录在案。”公司制造部部长陈水伦说,“公司规定,工人在作业时必须把不合格的产品主动交出来,并说明报废原因,以免下次再犯。”
“比如这个零件,按图纸要求直径在180.06-180.08毫米之间,都是合格的,但工人把它做成了179.91毫米。”陈水伦说,“我们根据工人的反映进行了调查,发现是工具原因引起的,就给工人换了工具,报废了产品。”
报废这个小零件,公司损失了7300元,不过工人并没有受到一分钱的经济处罚。“不能罚,一罚下次工人就把做坏的产品悄悄藏起来或者装到机器里去了,损失更大。”陈水伦说,“关键是要让工人牢牢树立起质量意识。 ”而如果是一些价值较大的产品,则由品保部和生产管理部的同事进行“会诊”,若大家认为产品还能改,就交给设计部重新设计图纸,以减少损失。但工人不能擅自改做产品。
求质量,做世界品牌的控股方
态度认真严谨,产品质量过硬,是欣欣化纤选择普斯耐驰的重要原因,但不是全部。
事实上,单凭自身力量搞船配,没有品牌、没有全球服务网络,很困难。船舶配套设备占整个船舶利润的85%,而目前舟山本地化的船舶配套设备装船率不到10%,船舶配套产业蕴藏巨大商机。但用什么样的船配件,往往船厂说了不算,船东说了才算。“船东多数只认知名品牌,一般厂的产品很难打开局面。”张志加说,“而且他要求你有遍及全球的服务网络,否则,他在地球的某一端发现零配件出故障了,上哪儿找人维修去?”
市场近在眼前,而买家却远在天边。张志加意识到,他的船配企业必须采取开放合作的模式,与国内外名牌、名企攀亲结缘。经过多方找寻、接触、洽谈,欣欣化纤公司找上了日本日立造船株式会社和日本普斯耐驰株式会社。日立造船是日本著名的综合性重工企业,造船技术在业内领先,产品在日本、新加坡等地市场占有率一直稳居第一。日本普斯耐驰株式会社系甲板机械专业企业,拥有国际著名品牌并有强大的经济实力,金海湾重工、常石造船均采用该企业产品。
张志加回忆说,一开始日方希望进行技术合作,被欣欣拒绝,“我们要的是紧密合作,让日本人也出钱投资。我说,不愿意也没关系,我去找别的合作方——我是做好绝对准备要抢舟山的甲板机械市场。”日方代表听懂了:如果他们不与眼前这个舟山人合作,那么他们很可能会失去舟山的市场。
日方同意合作,但谈判进行得非常辛苦。“日本人真的非常非常严谨,谈判的时候,每天给我准备的资料得有10多斤吧?看到晚上12点也看不完。”张志加说,有时因为一个词的表述,会争一个上午。“我的态度很明确,这是在中国土地上,当中文和日文的表述不一致时,要服从中文。”经过20多轮谈判后,三方终于签订了合作协议,新公司注册资金6000万元,总投资1.2亿元。
转型升级,永不止步
“传统行业要彻底摆脱困境,谋求发展,必须依靠转型升级。”张志加说,“做船配,同样需要不断提升。”
这次成功的转型,让张志加更深地体会到“求变”的必要性。
欣欣化纤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2004年成为军装丝定点生产企业,因技术优势明显,在国内化纤业占有一席之地。但张志加并不因此而得意,反而对欣欣化纤的前景充满忧虑。由于原料和市场两头在外,欣欣化纤每年仅运输费就要800万元。这对一个年产值2亿元的微利行业的企业来说,是个不小的负担。另一方面,近年来绍兴、萧山等地的化纤企业凭借地域优势后来居上,光产值上百亿元的企业就有好几家。
张志加意识到,仅靠单一产品运行,抗风险能力差,一旦出现市场风险或其他不可抗力,企业将处于被动地位。“传统行业要彻底摆脱困境,谋求发展,必须依靠转型升级。”
鉴于舟山近几年船舶工业迅猛发展的势头,为使企业可持续发展,欣欣化纤将战略目光瞄准了技术含量高、可填补我省空白的甲板机械项目。“甲板机械就像是船舶的‘纽扣’,产值占船舶造价的1.5%左右,一条4亿元的船舶,起锚机和绞缆机就要600万元,市场空间很大。”张志加说,“我跟同事们讲,我们不能做低端的、附加值低的或者太大众的产品,这类产品进入门槛低,以后竞争也一定会很激烈。”
如今,公司同时在做10条大型船只的甲板机械,今年能否实现赢利,还不得而知。不过张志加对舟山普斯耐驰的前景充满信心。“只要岱山几家大企业的甲板机械交给我们来做,年产值就可以达到3亿元。”“2012年估计能生产80套船舶甲板机械,等五年后,全部产能释放,将达到300套的规模,那时候产值估计有10亿元了。”“我们的目标是5年内(甲板机械)做到全国第一,10年内做到世界第一!如今中国持有着世界上最多的造船订单,我们眼前就有着巨大的市场,只要努力,我们的目标就一定能实现。”张志加说。
敢借名牌来“下蛋”
原料和市场两头在外,是困扰舟山市多个行业发展的难题,纺织、汽配、玩具……莫不如此。
对船配企业来说,市场,巨大的市场似乎就在眼前——去年全市造船工业产值超500亿元,但却不得其门而入,船舶配件的本地配置率一直难以提高。
在“船厂说了不算,船东说了才算”的现实下,与国内外名牌、名企攀亲结缘是个不错的选择,对企业快速掌握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模式、快速打开市场都有极大的好处,但却不利于本土品牌的培育,产品质量做得再好,扬的也是人家的名气。所以,我们要借名牌“下蛋”,但更要扶持本土企业的产品进入船厂,特别是一些小配件,只要质量过关,船厂大力推荐,船东一般也不会有异议。一方面,政府要做好牵线搭桥的工作,为船配企业吆喝,另一方面也可出台一些政策,如船厂购置一定量的本土船配件,就可以享受到政策上的优惠,等等。
培育一个行业需要一个过程,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END

关键词: 普斯耐驰船配


国际船舶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