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四光”号测量船纪实

2011-09-16 08:04 | 新华网 公告公示


1998年,有“中华第一中远海综合测量船”美誉的“李四光”号测量船正式在海军南海舰队某海测船大队服役,成为海军首艘以科学家名字命名的舰船,结束了我国不能远海测量的历史。
13年来,“李四光”号测量船累计安全航行35万海里,测量里程54.7万公里,先后圆满完成30多项重大测量任务,填补了我国海洋测绘领域的100多项空白。
(一)
2010年5月,“李四光”号测量船奉命赴南海某海域执行远海测量任务。在以往的海图上,这一海域有处暗滩,水深最浅处不足百米,周围水深接近2000米。然而当“李四光”号测量船在这一滩点上来回“耕耘”了两遍,仍未发现暗滩的踪迹,实测水深都在3000米以上。
主线测量、加密线测量……一连2天,“李四光”号测量船一无所获,这时突然接到上级返航躲避台风的指令。
“上级把这一空白让我们来填写,事关国家的声誉,也关系到我海军舰艇编队能否在这一海区安全航行。我们有义务、有责任抢在台风来临前查清滩点位置。”大队长刘元明进行了简短的动员。
调整航线、启动测深仪、地貌线,重新布线加密测量……此时,台风已逼近“李四光”号测量船,海面掀起巨浪,不时涌上甲板。
顶峰压浪、保持航线,“李四光”号测量船仿佛如海底穿行,官兵们为了测量不顾生命危险,把自己绑在船尾的龙门吊上继续布放仪器。
终于,仪器接收到海底回波,在海图标识点西南方向5公里处,“李四光”号测量船精确测量出暗滩的深度、位置等水文要素,及时排除了原海图所带来的隐患,并填补了这一海域的多项测量空白。
填补测量史上的空白,是“李四光”号测量船诞生的使命。一代代官兵无法忘记——
新中国成立后,李四光有一次随“金星”号海洋调查船出海,当发现航行使用的海图仍是1930年代外国生产的海图时,他心情沉重地说:“在中国的领海上我们仍使用外国的老海图,这是我们的耻辱!”
1959年1月,李四光在一次题词中写道:“你们是地质队伍的技巧尖兵……乘长风破万里浪,揭穿海洋的秘密,夺取海底下的宝藏,胜过千山万山的黄金,一切为了党,一切为了祖国和人民……”
如今,这幅珍贵的题词手迹被精心保存在“李四光”号测量船的会议室里。它寄托着李四光殷切的期望与嘱托,时刻鞭策着船员不断在海测事业上奋发进取。
2004年8月,“李四光”号测量船奉命赴西太平洋,对6000米深的海底进行底质采样,这在我国海测史上尚属首次。
在风力9级、浪高5米的恶劣海况下,原测量主任董庆亮带领官兵在后甲板连续作业两天两夜。8000米的钢缆,一米一米地潜向神秘莫测的海底世界。
1000米、2000米……6314米!深夜,“李四光”号测量船后甲板上沸腾起来,官兵们刷新了我国和亚洲测绘史的新纪录。
13年来,“李四光”号测量船14次勇闯太平洋等,填补了我国海洋测绘领域重力、磁力等100多项资料空白,40多幅测量成果图分获海军测绘成果特等奖等多项奖项,为中国向海洋大国迈进提供了海量的数据资料。
(二)
“1厘米”,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忽略不计,但在“李四光”号测量船官兵眼里,“1厘米”却像万里长城那么长,容不得半点马虎。
“测量数据准确与否,直接决定着国家的权益和声誉。”大队长刘元明说。
2002年7月底,祖国最南端的南沙曾母暗沙海域。“李四光”号测量船官兵们,正在为完成南沙群岛最后一幅海图奋力一搏。
上级要求海图比例要精确到1:500,这就意味着要像使用显微镜一样,对每条测线进行“地毯式”测量。
为了加快测量,“李四光”号测量船被台风追着一路跑。台风一到,他们换到没有台风的海区;台风再来,他们又换到原来的海区。
这一次,他们避开了6个台风。
海测兵们视数据重于生命,他们坚持人停机不停,昼夜轮流守护在仪器旁,认真检查核对,确保数据无误。测量期间,他们攻坚克难,先后排除多起仪器故障,确保了各项测量要素的精确度。为了使测量成果能够按时上交,他们一边一丝不苟地完成测量任务,一边争分夺秒地对获取的数据进行预处理。
“南沙群岛最后一幅新海图的最后一条测线还剩下200米,请船长下达下线命令。”
“100米,50米,10米……下线!”
随着指挥员宣布南沙最后一条测线下线。汽笛长鸣,驾控室、测量指挥中心、机舱、报房各战位的官兵欢呼雀跃,一同庆贺这一历史性时刻。
长鸣的笛声,标志着约占南海海域面积三分之一、80多万平方公里的南沙群岛测量画上了句号,标志着我国舰船将在南沙海洋国土上全部使用自己的全新海图。
近年来,多波束测深系统、重力仪、磁力仪等一批高新测量仪器相继列装“李四光”号测量船,这给测绘工作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原测量主任董庆亮在处理某型重力仪测量数据时发现,海洋信息处理工程软件因设计缺陷,无法读取数据。他历时50余天,自主研发了一套数据转换系统,成功实现了这型重力仪测量数据的读取及处理。
以往,在进行水深测量时,采集完数据,必须现场处理并输入工作站后才能进行后续测量。2008年,工程师韩正历时3个多月编写出一套软件,只要用鼠标点击几个按钮,便可轻松完成数据处理,改变了以往手工筛选采集数据的局面,大大提高了测量效率。
13年来,“李四光”号测量船官兵自主研发测绘软件23套,改进测绘装备仪器47项,不仅极大提高了测量精度,同时也使测量效率提升了近50%。
(三)
在海上,“李四光”号测量船官兵不仅担负着繁重的测量任务,还要与恶劣的生活条件抗争:为了节约用水,大伙儿都理成了光头;遇到天气不好没法补给,大家就一起吃酱油泡饭;由于缺少新鲜蔬菜,很多官兵口舌生疮……
2007年,“李四光”号测量船赴南海某海域执行水文调查测量任务的返航途中,突然接到上级临时下达的海南某海域水深测量任务。在副食品消耗殆尽的情况下又遭遇了台风,官兵们仅靠咸菜稀饭和面条果腹,一边与台风搏斗,一边利用台风间隙进行测量,连续奋战了10多个昼夜,高质量地完成一幅指定比例尺水深图的绘制。
艰辛说不完道不尽,然而,为了一幅幅精准的共和国海图,他们付出的又何止是艰辛,很多时候甚至要将生死置之度外。
2008年6月的一天,正在测量的“李四光”号测量船的卫星天线突然出现故障。此时海上风力8级,舰船左右横摇20多度。为了赶在台风来临前完成任务,测量主任潘乐二话没说就带上工具艰难地攀爬上20多米高的桅杆。
桅杆顶端的军旗被狂风吹得呼呼作响,安装天线的地方根本站不住脚,潘乐用安全带把自己绑在桅杆上作业,剧烈摇晃的桅杆几次差点把他甩下来。连续工作了3个多小时,成功修复天线、回到舱室的他发现,腰已被安全带勒出了一道深深的血痕。
“我们常年出海,无暇照顾家人,孩子都是放养长大的。”大队长刘元明说。
这年,执行完海测任务的刘元明打开家门,听见厨房里有炒菜的声音。“妻子上班去了,不会儿子在玩火吧?”刘元明急忙推开厨房门,只见刚满4岁的儿子身穿雨衣,正站在小马扎上炒鸡蛋。
“爸爸,我知道你们今天回来,这么多天你肯定在船上没吃好,我炒几个菜给你改善改善……”
说到这一幕,刘元明这位刚强的汉子,眼里涌现出泪水。
一家不圆万家圆,为了共和国的测绘事业,这群铁骨柔情的汉子只能把对家人的爱深埋在心底。
END

关键词: 李四光号测量船


国际船舶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