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厂工人养蟹走活一盘棋
2011-09-30 08:17 | 东台报业网 公告公示
来到五烈镇郭古村的时候,正遇上村民曹存根在喂螃蟹,偌大的塘面上,他一边撑着小船,一边不断地向塘里投食。不会儿,两大筐的小鲳鳊鱼、小黄鱼就见底了,“今年螃蟹长得不错,为了卖出好价钱,中秋期间螃蟹都没肯卖。再养肥点,国庆前上市一定能卖个好价钱。”曹存根说,现在河塘里三两以上的螃蟹就能卖165元一斤,据他预算,国庆前能卖到180——200元一斤。
郭古村养螃蟹,很多人不解。郭古可是远近闻名的造船村,村里船厂多,许多村民都有班上,怎么会想起养螃蟹?
“这和我们村造船业的发展有关。”郭古村党总支书记夏国新说,作为以造船为主要工业支撑的郭古村目前有钢质船厂14家,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船厂用工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造船业的发展。据了解,这些船厂开出的工资相比农民种田高出了很多,日工资超过百元。“之所以用工难,是因为很多本地工人都是一边种地一边在船厂打工,往往是两边都弄不周全。”夏国新介绍说,村里一直以种水稻和棉花为主,农民们只要自己有田,不会让田荒在那儿,不少人还是主要从事农业,以打工为辅补贴家用,“特别是在农忙时节,船厂的用工难问题尤为突出。”
怎样解决船厂的用工问题,解决老百姓打工种地两头忙的问题,村一班人和村民们商议了起来,就在这时,村里得知,安丰镇养蟹专业大户王金增,养蟹发了财,一直想扩大规模,但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土地,于是郭古村一班人就主动找到了王金增洽谈养蟹业务。郭古村水质优良,水网密布的优势也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王金增,经过几次协商,王金增与该村签订了424亩堤水养蟹场合同。这么大的养殖水面,只有通过土地流转才能凑到数,村民会同意流转吗?村民朱庆才细细一琢磨,到船厂上班每月有3000多元收入,土地流转后收入也不受损失,于是他欣喜地签下了土地流转合同。既然村民支持,郭古村村委一班子人干劲来了,他们再接再厉,招引了兴化市戴窑镇养蟹大户赵发贵、杨胡镇养蟹大户杨国银等5位养蟹大户,这些养蟹大户又与该村签订了计604亩圩堤堤水养蟹合同。1028亩的蟹塘,涉及土地流转7个组、642户村民,占到了郭古村村民的近五分之一。
农民不要种地了,纷纷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了船厂中去,船厂的工人一下子多了起来。夏国新介绍说,目前全村近3000人口,有1400多人在船厂打工。王银春和邹玉罗夫妇也喜滋滋地告诉我们,他们夫妇原来都是边打工边种田,两头忙不算,年收入也就三四万,现在土地流转了,两人立即去了船厂,一门心思在船厂上班,年收入可是一点没见少,还翻倍了!
船厂用工问题解决了,村民的疙瘩也解开了,然而,螃蟹养殖带给郭古村的还不止这些。村里也有一些人以入股的方式加入到了养蟹队伍中。顾益轩就是其中一个,他是和来自戴窑的老板赵发贵合伙养蟹的,179亩的蟹塘,今春投苗400多斤。“今年的行情还不错,我还不想急着卖,等螃蟹再长大些卖。”顾益轩介绍说,过去自己家也就种了两亩水稻田,今年养蟹也是尝试,他参股,技术主要由戴窑老板提供,他是边负责管理,边学技术。千亩养蟹场的规模形成了一个很好的养蟹氛围,给村里一些种水稻、棉花的农民带来了不小的触动。“看到今年的行情,村里很多人都在谈论养螃蟹,一些人也参与进去做些零工,虽然他们现在还不懂养蟹技术,但是不懂不可怕,只要学习,都可以学会的。”遥想日后,夏国新的眼里满是憧憬,工业、农业并驾齐驱,村民的日子又要上个台阶了。(顾 慧 陈美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