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航凤凰长江82018轮“闯关”
2011-11-09 08:25 | 长江航运报 船东动态
近日的一天下午,当长航凤凰长江82018轮船队驶抵南京前,船长龚进接到申司货调、南京港调来电:计划由南京拖带两艘特大海驳与四艘煤炭甲板驳组队下水开上海,途径高港解掉两艘甲板驳换加两艘大海驳,海驳要赶船期去新加坡。该轮在船长的带领下克服困难完成了任务。
龚船长接到电话指令后有些犯难,南京的两艘海驳长100.65米、宽27.45米、型高6.45米;还要加上七档围板,总高度达10米之多,超出拖轮驾驶室顶部,造成无法正常了望,实属特大型海驳。单从骚狗山拖带到上元门锚地,就须经过乌江水道、南京大胜关长江铁路桥、南京长江三桥、南京长江大桥等关口,下水须经镇江狭窄弯曲的丹徒水道。而到高港加拖的两艘海驳长91.5米、宽24.4米、型高5.5米;也要加上六档围板,总高度超过9米,这样,重新组队后,拖轮前、左、右盲区相当大,安全风险可想而知。为此,龚船长网上查阅了江苏、上海地区未来几天的气象预报,又逢小潮汐的有利条件,综合考虑后,龚船长接受了此番特别的拖带任务。
为确保安全,船舶领导班子及全体驾引人员召开会议,详细制定了操作方案及安全措施:第一、将四艘甲板驳编组到位,以便海驳能有依靠上队;第二、到港后抓紧签证、供应;第三,必须白天通过南京各大桥区域;第四、当班驾驶员双岗制,加强了望;第五、当班轮机员要注意巡查,保证主辅机运转正常。
24日早晨6时,长江82018轮驶往骚狗山船厂,为了赶船期,节约成本,龚船长勇于创新,大胆设计,打破以往只能一艘一艘拖带的方法,决定两艘海驳梭型一起拖带,减少一次上元门到骚狗山的80千米航程来回,燃油费用节省近万元。中午时分,长150米、宽55米、高10米的船队,在长江中犹如一尊庞然大物,黑压压一片向下游驶去,大副在驾驶室顶部了望,二副在海驳船艏了头,三副在驾驶台操舵,船长龚进坐镇指挥……15时,船队顺利通过南京各座横跨长江的桥梁,驶抵上元门锚地靠上甲板驳重新编队,17时掉头下驶。因船队庞大,了望受盲区影响严重,龚船长采用非常规航行班,驾引人员分二班,6小时一班,即船长与三副、大副与二副搭班,一位在驾驶室引航,另一位带一名水手携带对讲机到海驳艏部了头,以保安全。
25日凌晨1时,庞大的船队航经镇江狭窄而弯曲的丹徒水道,航道中有成批淌航下水的地方民船,还不时有上水船舶要会让。由于船队左侧无法目视到,船长只能通过了头驾驶员的信息反馈来判断分析、操作引航,及时避让周围船舶,终使船队安全通过这一特险水域。早上7时,船队抵达高港,再次进行了编解队,解掉两艘甲板驳,加上两艘海驳至船队右侧。此时船队编组队型是:中间两艘甲板驳对接成组;左侧前后两艘海驳;右侧前后两艘海驳;拖轮顶在甲板驳后面,形成长210米、宽65米、高10.5米;周围均有200多米视线盲区的特大船队,驾驶室只能在正前方160米开外,看到10来米宽的江面情况,航行操作难度非常大。引航的用车、操舵、避让等,除了助航雷达外,主要靠了头驾驶员的信息反馈。白天了头要经受太阳暴晒、晚上要忍受露水的侵润,加上航行增大的秋风寒气,他们一站就是6个小时。在这么难以表述的环境和条件下,长江82018轮驾引人员及全体员工,凭着对企业的忠诚、凭着对工作的强烈责任、凭着驾船引航的精湛技能和凭着对效益最大化的努力,大胆尝试,发挥团队集体的聪明才智,克服了种种困难,硬是在南京到上海这392千米水域中,不分昼夜,一千米一千米的摸索,一只浮筒一只浮筒的行进,终于确保了在26日早上5时准时到达上海。这是一次敢于创新的航程、一次令人难忘的航程、一次安全圆满的航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