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造船业中心随航运中心到上海
2009-03-26 22:52 | 国际船舶网 船厂动态
“对于造船业而言,要利用上海成为‘国际航运中心’的契机,将上海打造成‘船舶业中心’”,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胡可一这样表示。
胡可一说,近年来,欧洲造船业衰退非常严重,这给了中国造船工业迎头赶上的机会,而上海确立成为“国际航运中心”之后,釜山等亚洲造船中心在地理位置上根本无从和上海竞争,“因此,如果我们把握好机会,未来造船业的中心很可能会随着航运中心一起来到上海。”
“上海成为航运中心,基地在上海的造船企业就将迎来更多船舶订单和船舶维修市场。其中,船舶维修业近期就能够有明显拉动效应的领域,”胡可一表示,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的造船业都面临产能过剩的问题,“但是,如果‘国际航用中心’的建立能够为上海带来更多的企业、船舶,那么维修领域将直接迎来巨大市场。届时我们也不排除利用有剩余产能的造船设备,投入到船舶维修中,从而给眼下较为低迷的造船业一剂强心针。”
胡可一表示,随着“国际航运中心”落户上海,上海造船业也将迎来一次产品线的升级换代。“航运中心并不是一个狭隘的概念,我们将有机会接触到数量更大、品种更多的船舶订单,不仅仅是集装箱船,可能会面对天然气运输船、汽车运输船甚至豪华客轮的订单,这些都是刺激产品升级的良机。”
“‘国际航运中心’是上海一次整体的提升,而不应当局限于部分领域,”胡可一认为,要真正确立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就必须在各个相关领域进行扶持。“对造船业而言,我们迫切希望地方政府能在配套设施上给予我们足够的支持,比如为造船基地提供更多的配套设施,比如医院、学校等。”
“最理想的状况就是,‘国际航运中心’提升了航运的各个产业链,航运的产业链又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从而最大范围地挖掘‘国际航运中心’的积极作用,”胡可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