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集运盈利猛降98.3%
2009-03-29 23:26 | 国际船舶网 船东动态
用中海集装箱运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绍德的话来说,金融危机的爆发让船运行业经历了无比寒冷的冬天,集装箱运输市场更是遭受多重不利因素影响雪上加霜。随着中国出口贸易运价一路下滑,使集装箱运输业快速进入低谷。
中海集运也难独善其身。
2008年全年,中海集运实现收益347.56亿元,同比减少11.1%,而税前利润仅为6473.5万元,同比下降98.3%;股东应占利润4297.3万元,较2007年更是减少98.7%!
李绍德称,2008年,重箱运输完成量减少与运费下跌是导致其收益下跌的最重要原因。
“2008年全年,中海集运完成重箱量694.21万TEU,较2007年减少4.9%,原因主要在于包括太平洋欧洲/地中海航线在内的国际航线货量大幅下降。另一方面,2008年全年中海集运平均运费较2007年下降8.0%。其中,外贸航线平均运费与2007年相比下跌约10.6%。”李绍德说
但李绍德表示,中海集运的内贸精品航线优势,从一定程序上抵消了一些整体运费的损失。2008年全年,中海集运内贸航线平均运费同比上升378元,至1945元。而上升的主要原因则是中海集运的内贸精品航线优势吸引了大批稳定的高端客户。
尽管如此,李绍德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2009年经营压力很大,无法对今年的盈利预期做一个预测,但目前正处于冲击波最猛烈的时期,中海集运将尽力而为。
“市场都在关注船运业今年会不会亏损,我们只能等待经济形势给我们最终的答案,压力一定是巨大的。”李绍德说。
运力首现负增长
实际上,2009年的船运业的艰难,或可从中海集运运力首现负增长中窥见。“航运业的冷暖极大程度上取决于全球经济的兴衰。受全球经济衰退影响,集装箱贸易量增速明显放缓。与此同时,未来两年全球运力增速预计处于高位。加之目前市场有接近10%的运力处于闲置状态,这一部分运力仍将对集装箱运输市场构成潜在冲击。但本集团正积极与其它班轮公司一起,全力维护航线运价的恢复与稳定。”李绍德告诉本报记者。
李绍德对本报记者表示,通过准确把握市场走势,合理控制运力规模,2009年中海集运的运力将首次出现负增长,退租运力将达1.6万TEU。而这么做的目的则是为船运业3年周期性调整做好准备。
李绍德告诉本报记者,从2007年10月开始,中海集运就已采取租来的运力再转租出去的方式应付船运的不时之需,但并没有为2008、2009年设定增加运力的计划,造船的订单虽已签订,但交船日期都预计在2009年底、2010年,但没有想到,船运业的这个周期性调整和金融危机碰在了一起,使船运业目前的发展显得更加阴晴难定。
“我们通过退租的方式来减少中海集运的运力,2009年中海集运不会卖船,但会通过各种渠道来降低成本。严控成本成为中海集运2009年的主要任务,包括从燃油成本、箱管成本、港口使费以及中转成本等方面进行控制。”李绍德告诉本报记者。
但2009年对中海集运来说,也许意味着更多。
“虽然我们为船运业周期性变化做准备而碰巧也同时为这个金融危机影响下的船运业周期性调整做了一些准备,但鉴于现实状况,中海集运还将依据市场供求变化而做一些调整,如加强对外合作,进一步完善全球航线网络布局,保证航线和货量的稳定。另一方面,中海集运也将转变营销观念,加强与大货主的长期合作;同时,还将完善海铁联运网络建设,共同建设4-6条海铁联运精品物流链。”李绍德告诉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