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齿公司四种模式搭建产业链条
2012-04-09 15:44 | 国际船舶网 配套动态
据中船重工消息:从2001年到2011年,重庆齿轮箱有限责任公司一年一大步,一步一个台阶,保持快速发展。2005年,公司产值首次突破10亿元,2010年达到45亿元,2011年超过60亿元,这与公司专注于核心能力建设,努力打造功能齐全、供货稳定、经济安全、协调发展的企业集群的成功做法是分不开的。
探索:搭建产业链条的四种模式
没有现成模式可以借鉴,没有固定公式可以套用,重齿公司“摸着石头过河”,提出了灵活多样的合作方式,以供投资者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目前,公司已逐渐探索出了四种建立产业配套,搭建产业链条的模式。
模式一:“大家凑份”——双方共同出资建厂
对于那些有一定资金实力,但缺乏相应技术及人才的投资者,选择合资共建集群企业。重齿公司以直接投资或技术入股,因为有资本关系,合作非常紧密。这种合作方式,因为有重齿公司直接投资,在技术、市场及管理等方面有可靠的保障,可以降低投资风险,取得可靠的投资回报。以这种合作方式新设立的企业,其选址必须在就近的工业园区或重齿公司厂区内,其优点是区域集中、反应快捷和物流半径小。
模式二:“借鸡下蛋”——以设备租赁的方式合作
这种方式适合那些有富余资金,但暂时没有明确投资方向、或者从事多元化经营的投资者。采取这种方式,投资者不需要有专业的知识,投资风险较小,回报稳定,可以不分散投资者精力,投资者可以集中精力从事自己的专业行业。
模式三:“筑巢引凤”——出售装备并提供场地
投资者购买重齿公司所需的设备并安装在重齿公司厂区内,投资者按双方签订的租赁协议交纳场地租金,其生产能力全部为重齿公司加工产品,从中取得投资回报。这种方式适合那些有一定资金,但没有更多资金买地建房或不愿冒更大风险建厂房的投资者,其优点是投资较小,相应的风险也较小,回报较为稳定,建设周期短,见效快。
模式四:“对胃下菜”——对方独立出资建厂
以这种方式合作的集群企业最多,适合于那些有资金,有一定的技术和人才的投资者。投资者按照重齿公司确定的专业配套方向建设厂房、购买设备,重齿公司以业务外包的方式与其合作,投资者获得合理的回报。
成效:成功引入数十家配套企业
为了有效掌控社会资源,降低经营风险,重齿公司将企业集群规划为核心层、紧密层及战略合作层三个层次。核心层企业主要承担重齿公司相对关键的外包业务,与主体企业一起成为企业集群的中心;而紧密层企业承担重齿公司较为重要的外包业务,其生产能力在社会资源上有一定替代性,重齿公司对其有较高的掌控能力;战略合作层则主要承担重齿公司一般性的外包业务,其生产能力有较高的社会替代性。
有了这样的明确区分之后,公司开始有针对性的对合作企业进行培养,加快企业集群成长。通过帮助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培训人员、提供技术支持和派驻监造人员,重齿公司对集群企业进行长期指导和质量监控。此外,建立考核评价体系,对企业集群实施动态管理,促使企业集群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经过几年的努力,重齿公司已初步建立起了以齿轮箱产品为纽带的企业集群,基本形成从铸锻件毛坯到箱体、齿轮粗加工、常规热处理和小件生产的齿轮箱生产外包业务系统。并成功引入了几十家配套企业,在江津杨林工业开发区形成了以重齿为主体的庞大配套产业集群,进一步缩短配套半径,密切了与配套企业的关系,增强了管控能力。重齿公司生产总量不断攀升。
2011年,重齿公司完成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7.8%,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0.3%,实现利润同比增长78.9%。面对骄人成绩,重齿人并不自满,正向着“百亿重齿”的“十二五”新蓝图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