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板机械技术提升须紧跟趋势

2012-04-23 09:52 | 中国船舶报 船配市场


目前,我国船用设备自主研发和系统集成能力不足,没有掌握核心技术,这对船舶配套产业发展起到了明显的抑制作用。在当前的环境下,如何适应国内外航运和海洋经济发展的新变化,顺应世界绿色造船的新趋势,加快我国船用配套设备和关键零部件的研制进程,提升我国船舶甲板及舱室机械产品的技术水平,成为业界极为关注的焦点话题。3月28日,在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主办,学会轮机委员会、中国船舶信息中心联合承办的“2012中国船舶甲板及舱室机械技术发展论坛”上,众多代表围绕“依靠科技创新,打造配套精品”的主题进行了集中讨论。

节能、模块、智能成为主要发展趋势

要想加快提升我国船舶甲板机械产品的技术水平,不能闭门造车式发展,而应该紧密围绕市场需求努力研发、打造精品。那么,当前全球船用甲板机械的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呈现出怎样的趋势?

中船重工经济研究中心经济分析师刘啸波认为,随着航运业对船舶经济性、可靠性、环保性等方面要求的不断提高,船舶建造正加速向大型化、智能化、低碳化方向发展。船用设备是实现船舶性能的重要载体,为顺应船舶发展要求,世界知名甲板机械制造商纷纷致力研发节能环保、大型化、模块化、智能化的设备。

据刘啸波介绍,与液压甲板机械相比,电动甲板机械具有无液压油、低噪音、低能耗等优势,符合节能环保的发展要求,已成为甲板机械技术的重点研发方向。为此,芬兰Cargotec公司提出,当前的研发重点是降低产品生命周期内的能源消耗,提供环境友好型解决方案,并致力电动舷梯、电动甲板起重机、电动舱口盖驱动器、电动绞车,以及散货船无尘全封闭自卸货系统的研发。

对此,大连船舶重工集团设计研究所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张宇辉也表达了相近的观点。他表示,目前,随着国际海事新标准、新规范的频繁出台,船舶和海工装备对安全、绿色、环保等功能的要求全面提高,而这些功能很大一部分是靠配套产品来实现的,因此,这实质上给船舶和海工装备的配套产业提出了节能环保的新课题。

追赶潮流须提高技术打破垄断

在之前繁荣船市的带动下,我国骨干船舶配套企业不断投资扩能,外资和民营资本也大量进入甲板机械领域,促使我国甲板机械产业规模迅速扩大,主要产品产量大幅提升。通过不断发展,国内甲板机械产品谱系逐步完善,系统集成产品、系列化产品以及海洋工程配套产品逐渐增多。但是,诸多专家指出,当前我国甲板机械产业在追赶世界发展趋势的道路上还有很大差距。

在此次论坛上,很多专家都表示,国内甲板机械产品主要采用技术许可或与国外合作的方式生产,但由于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还不够,关键技术引进又受到限制,国内企业目前尚未完全掌握产品及关键零部件的设计制造技术,难以形成自主设计开发能力。同时,我国甲板机械自主二轮配套能力严重不足,大功率、大流量液压泵及马达,大通径阀件,高精度电气控制元件等核心部件基本依赖进口,这导致我国甲板机械产品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不适应,主流产品系列化程度不高,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比重低,在迎合市场趋势方面行动迟缓。

尤其在高端海洋工程装备的甲板机械和舱室设备领域,先进造船国家对我国加强了技术封锁,通过构筑技术壁垒,保持市场的垄断地位,因此,我国甲板机械企业要想打破垄断有所作为,存在很多困难。据介绍,由于海工装备对重量控制的要求高,由于铝质直升飞机平台的重量只有钢质平台的三分之一,同时具有方便拆卸和安装、耐腐蚀、使用寿命长、免维护等优点,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在海工产品上。目前,国内已经有合资公司在生产该产品,但是没有自主研发的品牌。

对此,不少专家指出,国内甲板机械设备厂商要参与国际竞争,技术升级是必然选择。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对生活质量及环境要求的提高,只有通过提升产品的技术水平,才能顺应市场需求。因此,希望通过国内设备制造企业和造船企业的共同努力,依靠科技创新,尽快提升国内甲板机械产品和舱室设备的技术水平.打破国外企业在该市场的垄断地位。

END

关键词: 甲板机械


国际船舶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