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达重工:“引智”更要“育才”

2012-05-10 16:49 | 国际船舶网 船厂动态


  

近两年,道达重工在地方政府的扶持鼓励下,紧扣市场脉搏,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之路,借助在船舶建造方面的成熟技术和管理经验,调整优化产品结构,提升技术和管理水平,以人为本,引智育才,积极与国际、国内知名企业牵手合作,向特种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等高端领域进军,并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已有两项海上风电施工技术获国家863项目支持,与广船国际合建的5万吨半潜船首制船于4月末交付。

截止目前,道达重工已累计完成投资18亿元,2011年实现产值16.8亿元。2012年,计划交付船舶13艘,产值29亿元。目前该公司手持订单已排到了2014年。

创新转型,加快企业升级步伐

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对船舶工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船厂订单量直线下降,仅靠低成本优势的战略已难以为继,在这一大背景下,道达重工意识到,只有创新转型才能在困境中安全平稳地渡过“寒冬”。2009年,该公司在其内部的经济会议上,确定了必须走“专和特”的发展战略,即由传统的造船向特种船舶、海上风电转型升级。为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步伐,道达重工结合自身发展,制定了未来十年发展规划——继续瞄准高端海洋装备制造业及海洋新能源开发,进一步加大该领域的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集团产值保持年均30%以上增长,2020年成为全球海上风电建设、疏浚及海底采矿装备、工程船舶设计制造、海水淡化成套装备四大领域的全球领导者。这一目标的提出,也让道达重工将从以提供海洋开发高端装备为主,向提供高端装备和系统服务并重;以机械设计制造为主向以机械智能自动化设计制造;以只从事实业转向实业和资本运作并重并相互促进的路径逐步迈进。

在战略规划的指引下,道达重工审时度势,瞄准海上风电建设安装技术的空白,最终研制成功复合筒型基础与风机一步式安装技术,为海上风电场大规模建设提供最为高效、经济的工程建设方案,受到了国际市场的青睐。

2010年9月,道达重工将历时两年多潜心攻关、开发的巨型复合筒形基础与整机安装技术,成功运用到2.5MW风机样机工程上,仅用3小时便完成海上风机安装。而按传统的叶片、风机、塔筒分装式,一台风机从海上施工到安装完成,最快也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并且成本高、风险大、不确定因素多。这项首次让道达重工实现从科研到工程应用跨越的技术,已成功申请26项专利,颠覆了过去海上风电建设的安装工艺,不但可在风机与基础拆除后能够回收反复利用,极大降低海上风电场的建设成本,使海上风电更加具备标准化、模块化开发的条件,而且这一技术可带基础总装,通过提高运输船舶的续航能力,可将基地的覆盖范围扩大到整个中国乃至亚洲沿海,解决了困扰海上风电发展建设基地选址与定位的难题。眼下,道达重工规划建设年产500台海上风电整机建造安装基地和全套安装流水线装备,正加紧建设中,安装完成后年可完成300~500万千瓦海上风电发电项目。

短短几年间,道达重工与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荷兰IHC公司、广船国际等国内外知名企业都建立了长期良好的战略合作关系,公司的管理团队也与他们相互支持、互相借鉴,进一步提高了该公司在海工产品领域的建造水平,为下一步承接更大的海洋工程船舶奠定了良好基础。不仅如此,道达重工也非常重视产品的技术研发工作,截至目前,其已在特种船研发方面投入3000多万元,而今年,该公司还将在海洋工程装备领域投入更多经费与人力用于技术研发,以开辟出更多具有经济增长点的高技术产品。在生产方面,该公司前期所投入的技术储备也正逐步显现成果,其建造的12000立方米耙吸式挖泥船已于今年2月下水,两艘50000吨半潜船也将于今年4月末起陆续交付。

引智育才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更需要人才的支撑。在道达重工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其始终坚持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坚持“立足培养,着力引进;因才施用,结构合理”的队伍建设思路,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大力促进人才队伍建设,着力营造“正气、和气、锐气”的企业精神和良好氛围,使企业在和谐发展的氛围中使各类人才各尽其才、各得其所、共同创造,共同分享。据介绍,早在成立之初,该公司每年都会拿出利润的10%作为科研资金,与天津大学、江苏科技大学等5所高校建立联系,组成创新团队,针对海上风电开发等开展一系列科研工作。同时,该公司还在这5所高校设立了“道达奖教学金”以支持高校品学兼优的贫困学子完成学业。今年3月22日,道达又出资1000万元在天津大学设立了道达重工科技创新基金,为优秀学子提供资金支持,也正是这一善举,吸引了诸多高校学子加入“道达团队”。

与此同时,道达重工还与天津大学联合创建了“曹楚生院士”工作站及道达重工海上新能源工程技术中心,邀请曹楚生院士及院士团队对技术人员进行指导和互访技术交流,促进人才引进和聚集,加快企业技术创新步伐。此外,与天津大学联合成立了天津大学—道达重工海上风电联合研究院,潜心研究针对海上风电工程技术与装备的一系列难题,已取得丰硕成果。2010年,由道达自主设计研发的“一步式海上风机复合筒型结构基础2.5MW样机”成为全球首创。2012年与天津大学联合申报的“海上新能源国际合作项目”获得国家科技部国际项目支持,今年国家863重大科技支撑“海上风电场建设关键技术研究”项目中,道达与天津大学联合承担“海上风电场基础结构研究”与“海上风电工程建设施工关键技术及装备设计”两项课题,并参与“海上风电场环境评价研究”课题研究工作,获得国家1300万元科研资金支持,成为该项目中承担任务最多、支持资金最多的单位。

不仅如此,道达重工也积极引进国内外高端智力与技术,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其从加拿大引进以高级船舶设计师为主的技术研发团队,该团队负责人余汉州曾在国内外著名公司主持设计过90米爱尔兰海军近海巡逻艇、85米智利滚装船、245英尺Seacor离岸供应船、82米半潜船等多个项目,在海洋工程特种船舶技术设计领域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目前,以余汉州领衔的技术团队共有200多人,其中教授级高工4名,高工32名,涵盖船体、机械、电控等关键技术领域。这些人才和团队成员中有18人是从海外学成归国的,他们的加盟,进一步壮大和充实了道达的技术研发队伍,提升了公司整体技术研发水平。该团队主要以海洋工程辅助船设计建造为核心,围绕敷缆船,铺管船等技术进行潜心攻关,已在35000吨海马破冰型散货船、20.5万吨散货船的设计上打造出了品牌。在此基础上,该公司还以国家“千人计划”重要战略为契机,在天津大学加大引进紧缺急需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力度,已有2名“长江学者”进驻企业对接。

“引智”更要“育才”。道达重工在引进优秀团队的同时,还非常注重建立长效的人才培养机制,积极培育企业自身的设计团队,成立了以船舶和海洋工程设计为主的海工装备设计公司,200多名技术研发人员以老带新、言传身教,帮助企业培养了一大批技术骨干。为了留住人才资源,该公司建立了一整套留人用人的机制,努力创新优化人才工作和发展环境,为海内外技术专家提供充分发挥能力和实现理想的平台。

END

关键词: 道达重工


国际船舶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