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船高峰“十二五”后期或回落
2012-05-15 22:22 | 中国交通新闻网 船市观察
拆船市场持续活跃
“拆船市场和航运市场此消彼长,特征很明显。”在接受本报专访时,中国拆船协会会长谢德华表示,2008年前9个月,当航运市场正值牛市之际,中国船舶拆解量不过10多万轻吨,而后3个月金融危机爆发严重冲击航运业,航运市场运力过剩凸现,全球废船市场异常活跃,拆船能力得到释放,拆解量超过40万轻吨。在接下来航运市场低迷的2009年,拆解量达305万轻吨,刷新了最高纪录。
此后的市场走势依然遵循这条规律。2010年曾经短暂恢复的航运市场,燃起船东对经济复苏的期待,产生惜售心理,中国船舶拆解量猛降至180多万轻吨。在欧债危机爆发,全球航运业再度陷入低谷的2011年,船舶拆解量比2010年增长25%。
虽然拆船市场与航运市场密不可分,但是谢德华认为,拆船市场走势不完全取决于航运市场,还受到诸多因素制约。“航运市场不景气为拆船能力释放提供了机会,但作为拆船企业还必须考虑下游市场的风险。”谢德华告诉记者,从买船到拆解再到售卖废钢是需要一定周期的。拆船企业在购买船舶时,还要考虑拆解周期内甚至更长一个时期的废钢供需和价格走势。废钢价格稳定或上升,就会降低企业生产经营的风险。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国内废钢价格持续下滑,再加上低于国际废钢价格,与之形成倒挂,必然影响拆船企业采买废船的决策。因此,废钢价格走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拆船市场的走势。
金融信贷市场也是影响拆船市场的又一因素。由于拆船企业购买船舶需要较大资金,借助金融机构信贷支持是必不可少的。目前大多数拆船企业属于中小型企业,融资难仍是目前影响企业买船的重要因素之一。
从总体上看,近几年拆船业还是面临诸多利好机遇。谢德华表示,拆船市场面临着诸多利好,包括:老旧运输船舶和单壳油轮加速报废更新,航运市场运力过剩严重,国内废钢铁需求缺口依然较大,节能减排力度不断加大,钢铁产业结构性调整,以及金融信贷向中小企业倾斜政策措施将逐步落实,等等。
拆船企业应未雨绸缪
东边日出西边雨。不景气的航运市场催旺了拆船市场。对于目前火爆的市场行情,谢德华比较“淡定”,他认为这是行业周期发展的正常阶段,有涨必然有落。他估计这轮国际金融和欧债危机将对航运业带来更大更深远的冲击,但是对拆船市场而言,不能盲目乐观。
“此轮拆船市场高峰可能将会在‘十二五’后期开始回落,此后拆船业的日子可能会比较难过。”谢德华提醒,拆船企业要未雨绸缪,抓住机遇,增加积累,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应对未来市场低潮期。近期,国内外一些企业欲投资兴建新的拆船设施引起了谢德华的关注,他特别提醒相关企业应当谨慎为之,避免盲目扩张,重复建设,否则可能导致产能过剩,投资受损。
谢德华建议,拆船企业要认真梳理自身拥有的核心业务和能力,学会多条腿走路,寻觅新的商机,提高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比如,开展物流配送,拆船物资以及其他可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和再制造研发等。
在谈到积极反映企业诉求,为行业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时,谢德华说,中国拆船协会将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政府、为企业服好务。他说,呼吁减税是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据悉,目前,拆船企业税负压力很大,拆船企业承担进口废船的增值税、关税等税负水平达到收入总额的20.51%。协会还要呼吁解决企业购买国内废船不能获取增值税发票,无法抵扣进项税的问题,以调动正规拆船企业拆解国内废船的积极性,制止非法拆船企业“趁火打劫”而产生的私拆、乱拆现象,杜绝国家税收流失,消除安全环保重大隐患。“建议国家相关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国内废船流向监管,使其都到正规拆船厂定点拆解。”谢德华呼吁。
绿色拆船需“三位一体”
绿色拆船是我国拆船业发展的主旋律。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倡导绿色拆船以来,我国拆船业在拆解规模、装备设施、工艺技术、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工人健康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步,初步形成了以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两大拆解基地为龙头、其他少量沿海拆船企业为补充的、年拆解能力为350万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资源环保型产业。我国绿色拆船的能力、理论和标准等逐步受到国际的认可。特别是为2009年5月国际海事组织(IMO)《国际安全与无害环境拆船公约》的出台,赢得了主动权和发言权。
目前,绿色拆船已经深入人心,得到企业重视。比如,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绿色拆船通用规范》的要求,2010年在全行业内启动创建绿色拆船企业活动,共有9家企业被评审认定为首批相应等级的绿色拆船企业。再如,大力推进环境、安全、健康、质量体系建设。先后有18家企业通过了ISO14001和OHS18001管理体系认证,7家企业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谢德华表示,推进绿色拆船是今年协会工作的重中之重。据悉,协会将继续开展第二批绿色拆船企业评审认定工作;向国家申请绿色拆船国家标准研究立项;广泛开展绿色拆船交流合作,如,积极参与国际公约及其导则制定,与国际海事组织一道举办北京研讨会,联合国内外相关机构就培训、技术服务和建立项目基金等方面开展合作。
“拆船业与造船业、航运业构成船舶循环产业链,是实现废旧船舶资源循环利用、确保航运业运营安全和减少碳排放,促进造船工业调整振兴的重要环节。绿色拆船需要造船业和航运业参与互动。”谢德华呼吁,造船、航运和拆船应“三位一体”,共同秉承绿色发展理念。这是适应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的需要,应该立即行动起来。由IMO制定的《国际安全与无害环境拆船公约》特别强调绿色拆船理念,并贯穿于造船、航运和拆船整个链条,一旦生效将对船舶产业链的绿色发展带来深刻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