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波:南北两大集团重组时机未到
2012-08-09 16:36 | 中国广播网 船界人物
虽时值盛夏,造船业却依然在经历“寒冬”的考验。中国船舶行业最新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造船业的新订单同比下降了50.3%,形势不容乐观。
造船业下滑的主因是什么?行业走出冰河期又将在何时?为此,中央台记者郭淼采访了中船重工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孙波。
7-8月的秦皇岛港本该是一年中最忙的月份,这个中国“煤炭运输第一大港”往年到了这个时候早已开始“迎峰度夏”,每天至少有五六十艘船等着办理装船手续,忙得工作人员“脚打后脑勺”。而现在,孙波打趣的说:工作人员可以坐下来喝喝茶、休息休息了。
孙波:我们进口矿石量、进口煤的产量也在大幅下降,比如说,原来秦皇岛的煤码头,是100艘船在等一个船位,现在整个船位都是空的,在等着船。没有兴趣订单,就没有新造船厂的机会,这也是造船下降的主要原因。
尽管对今年造船业将要遭遇的窘境早有预估,但孙波抛出的一连串数据,还是让人们在酷暑中感到了阵阵冷意。
孙波:根据克拉克松公司统计,上半年全球新接订单2091载重吨,同比下降59.5%,处于相当低的水平。根据我国船舶行业协会统计,上半年我国新接船舶订单同比下降50.3%,形势相当不乐观。
对于国内遭遇新接船舶订单同比下降一半以上的“生死劫”,孙波认为,与世界经济迟迟难以复苏,欧债危机尚未解决息息相关。
孙波:欧债危机使世界银行业受到重创,特别是德国、法国一些国家,占我们世界贷款相当大比例的银行,在这一轮的危机中受到的影响,使一些有投资打算,想要造船的船东的贷款受到了很大的制约。这也是船舶订单下降的非常重要的原因。
中日韩三大造船国家接单量历来在世界造船业占据主导地位。最新商务部数据显示:7月份国内、国外新接船舶订单数量延续分化态势。其中,7月份我国国内船舶行业新接订单量出现大幅减少,而国外船舶行业新接订单量则有所回升。究其原因是长期以来,我国船舶行业订单仍以低附加值的船舶为主,尤其散货船居多,高附加值船型较少。孙波分析说:也因如此,此次的危机中,中国船企相对日韩失去不少机会。
孙波:在去年世界整个订单中有一个高技术附加值船舶订单的反弹,包括LNG船舶,包括一些集装箱船舶,包括海洋石油工程的钻井船等等,但是由于我国船舶行业在这种高新技术领域的船市场占有率不是很大,因此在这轮抢占订单中,中国造船业处于一个劣势。由于我们高新技术研发不足,使我们两高市场占有比较低下,造成我们去年和今年船舶新订单收获甚少。
在如此严峻形势下,业内人士认为,行业洗牌不可避免。预计未来2~3年内将有大量中小船企被淘汰。这些船企多数投资不多、设施简陋,他们在造船业兴盛期盲目进入,占整个造船行业的50%左右。而作为国家队的中船重工是否有意出手兼并重组一批中小企业从而壮大自己呢?孙波给的是否定的答案。
孙波:没有订单,没有需求。尽管我们南北两大集团的国家队想要重组,但应该说信心不足,兴趣不大,显然现在不是时机。至少中船重工尚无兼并和整合一些地方船厂的打算。
面对一度引以为豪的“黄金产业”,孙波表示:未来或将有3-4年的时间才能结束整个造船业的“冰河期”,迎来复苏的曙光。
孙波:明年不行、后年也不行,我预计要三到四年可能会看到复苏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