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工装备深度研发待破局
2012-12-04 17:13 | 航运交易公报 海工市场
今年海洋工程装备市场的快速发展,给深陷订单困境而绝望的船厂带来一线希望。上半年,全球准海工装备手持订单已达143座,同比增加16座。截至10月末,全球海洋钻井船平台及钻井船、FPSO、FSRU、FSO等海工装备的订单总额约390亿美元,预计今年全球海工装备订单总额或高于400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也是第一次超过商船投资总额。另一份报告更是指出,受欧债危机影响延迟实施的俄罗斯和阿尔及利亚海洋能源开发项目可能在明年相继开工,2013年的海工订单可能高于今年。
在中国,中海油服船舶事业部副总经理蔡钿在9月份表示,随着中海油启动2012年第二轮共计26个海域区块的招标工作,中国海洋石油开发将提速,公司计划在未来新增50艘海工船用于海洋油田作业。
海工市场的井喷和前景,使得全球各大船厂纷纷花大力气竞夺海工订单。截至9月末,新加坡Sembcorp Marine公司获得了65亿美元海工装备订单,已远远超过2008年创下的46亿美元的纪录;Keppel公司获得71亿美元订单,接近于2011年创下的80亿美元历史纪录。韩国三星重工签署6艘+2艘深水钻井船建造合同,同时可能再获钻井船订单;现代重工(包括现代三湖重工)获得1艘钻井船及2座钻井平台订单;大宇造船海洋获得2座半潜式钻井平台订单。
在中国,继去年年底上海外高桥造船交付“海洋石油981”号,完成国内首艘3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的建造后,中船重工的海工业务也开始发力,其上半年海工业务实现收入26.3 亿元,同比增长415.56%。其中,新增订单16.52 亿元;手持订单132.37 亿元。充沛的海工订单使中船重工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仅下降26.82%,优于其他上市船厂。而在民营海工企业比较集中的南通,截至9月末,全市规模以上企业达31家,海工产业产值达109亿元,同比增长25.5%,高于同期船舶工业产值增速。
由此可见,中国的海工产业已经由“打基础时期”迈入“快速成长期”。今年国家出台的《船舶工业“十二五”规划》提出到2015年末,中国海工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将超过2000亿元,海洋油气开发装备的国际市场份额达到20%,到2020年达到35%的雄伟目标。
深度研发困局
然而,虽然拥有了快速的发展、宏伟的决心和摩拳擦掌的船厂,我们仍不难发现,中国的海工产业与欧美、韩国和新加坡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目前,世界主要海工项目的设计均被欧美企业垄断,如美国F&G公司、荷兰GUSTOMSC公司、挪威GM公司、SEVAN公司和意大利SAIPEM公司等。在建造上,国际海工供应商倾向于在韩国和新加坡下单,韩国三大船厂以及新加坡两大船厂在世界海工市场份额都在20%左右,均远高于中国船厂的10%。
“中国目前在海工领域涉足的主要还是水上的钢构件部分,由于人力成本和材料成本低廉,国际上一些海工集成商拿到订单后,会把大型钢构件部分转包给中国船厂制造,而许多船厂也乐于为集成商‘打工’。但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海工产业,海工领域中利润和技术含量最高的水下部分和高端配件,我们的技术人员连图纸都看不懂。”熔盛重工董事局办公室副主任江维向记者坦言。
据了解,目前海工装备按类分主要有:前期勘探装备(海洋地质调查船、工程地质取芯船和物探船)、固定式或浮式海洋油气钻采生产平台(自升式、半潜式和FPSO等)、海洋水下作业装备(水下基盘、水下管汇、海底采油树等)、海洋油气采集输送装备(海底输油管线、海上输油终端站、海上浮式储油装置、各类原油和液化气运输船等)。除此之外,海工装备还拥有极其庞杂的配套设备,如勘探设备、钻采设备、集输设备、动力及传动系统、电力系统、定位系统、通讯导航系统、安全系统、生活系统、水处理系统、系泊系统和甲板机械等。
“在这个庞杂的系统中,中国目前仅能设计建造其中的一小部分。”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首席顾问赵志明表示,“虽然近年来中国海工装备制造能力提升较快,在部分产品领域取得了突破,但是我们的基础仍然比较薄弱,没有整个产业体系的概念。多数船厂只从事生产加工业务,仅有少数大型企业集团拥有设计能力,且这些设计均不包含前期和总体设计。此外,海工配套产业的发展也同样滞后,生产的主要海工配套产品通常是附加值较低的通用型设备,大多数配套设备依然依赖国外进口,中国建造的半潜式钻井平台采用的国产设备在数量上占比为8%,在价值上占比不到3%;中国出口的FPSO,能够实现本土化配套的仅是门、灯具等简单的舾装件,价值占比不足5%。”
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局面?一位业内专家透露,中国制造业学习能力极强,但海工产业的特殊性,让我们碰了壁。与传统船舶制造不同,海工产业是一个非常庞杂、深奥的产业体系,除了传统的工程建造外,还包含气象学、地质学、海洋学、生物学、地球物理学等基础科学领域。“深水海工平台一般都远离陆地,面临复杂的气候条件和海况,别说是各个海域,就是同一个海域,每个季节每个月份所处的外部自然环境都有很大差别,还要考虑台风、海底地震、火山、地壳运动等极端情况。中国在目前落后的教育体制和产学研分离的情况下,基础科学落后,勘探经验严重不足,因此不可能对整个体系有了解,那前期和总体设计自然也无从谈起。”
为了在一定程度上破解海工体系的一些难题,11月6日,在“中国工业博览会科技论坛”上,来自江南造船、振华重工、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神开石油设备、亚星锚链的企事业代表分别就各自领域的海工系统突破提出了部分解决方案。
与会专家介绍,目前中国的海工企业分为四大阵营,分别为在新加坡设立技术研发中心及运营平台、国内生产基地负责制造的大型民营船厂,如扬子江造船和熔盛重工;生产、研发和运营均在国内的大型国营船厂,如上海外高桥造船、大船重工、中远船务、中集来福士等;直接购买外国海工设计企业F&G,而获得专利的振华重工;以替集成商代工为主的中型船厂,如蓝岛海洋、蛟龙重工、亚星锚链等。虽然很难说哪种方式是最好的,但各家企业均在以自己的方式突破海工领域的各种技术壁垒,有些已经取得了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