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远南京国际气阀国产化项目通过验收

2013-07-24 08:33 | 中国远洋报 配套动态


南京国际船舶设备配件有限公司是一家由中远造船工业公司所属南京中远航修配件厂控股、国内制造水平最高、产能最大的船用柴油机气阀类产品制造商。7月13日,该公司高性能四冲程柴油机气阀国产化研制项目通过专家组验收,宣告了气阀国产化的又一项成功突破。

对于这样一个有着四十年柴油机气阀生产历史、千余种产品种类的企业而言,过往历程中每一次填补国内产品空白的研发,事实上都是一次“国产化”的注脚。但之前的每一次,似乎都萦绕着一种“喜忧参半”的情绪——敢说“国产化”,不敢说“市场化”。

技术指标优良、工艺过硬、质量认证完善、市场口碑甚好,可有效降低使用成本,“市场化”之路却依然艰辛。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还是源于许多航运企业对进口产品的依赖,担心国内产品稳定性和可靠性的欠缺,阻碍着“国产化”到“市场化”的进程。

不过俗话说得好,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2012年9月召开的中远集团船舶备件集中采购推进会,以及近年来逐步深入的内部协同步伐,给这个中远基层单位实现“国产化”到“市场化”目标,助力航运企业安全运营、降本增效,带来了渐渐清晰的路线图。

7月13日上午,南京溧水,“高性能四冲程柴油机气阀国产化研制项目验收暨鉴定会”举行。这次唱主角的,就是南京国际船舶设备配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京国际”)。这一天,他们为国内某航运公司研制的柴油机气阀国产化项目,将接受专家组严苛的验收及鉴定。

7人专家组、10人项目组、23人参会嘉宾,其中多数来自国内主要航运企业及重要相关企业。中远集团安监部,南京国际的上级单位中远造船工业公司,以及中远系统多家二级单位也均派人参加了此次验收鉴定会。

3个小时的议程中,项目组汇报项目背景和研发过程,船方提交装机试验情况报告,6000小时装机运行后检测情况,专家组审议并提问,与会人员自由提问,项目组解答,专家组评审、评价、鉴定……最终,当验收鉴定意见以“一致同意通过验收”作为结束语宣布时,所有在场的项目组成员和船东代表都面露喜色。

令人信服的“国产化”

作为船用柴油机常用备件,进排气阀、阀座、导套应属“耗材”一类,在几千至上万小时的使用后,要通过吊缸及时检查、及时更换,以保证柴油机处于良好运行状态。正因这样,气阀类产品获得市场认可的前提,必然要有经得起实际工况下长期使用的过硬质量。

没有“金刚钻”,不敢揽这个“瓷器活”。对南京国际来说,乍一看结构简单的气阀产品,要做到主要性能指标达到进口原厂件的技术要求,工艺参数甚至优于进口件的结果,就不单单是“敢拼”、“敢闯”可以诠释的了。

作为国内技术领先的专业气阀制造商,南京国际一直致力于气阀类产品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应用研究,产品在技术、质量上处于国内领先并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仅以此次研制成功的高性能四冲程柴油机气阀为例,制坯、热处理、堆焊、摩擦焊等8道工序,几乎每道工序都有独特之处,也都有特定的考量和钻研在里面。其中的热处理环节,甚至于会根据不同钢厂,乃至同一钢厂不同批次原料中微量元素的细微差异,进行针对性的热处理工艺上的微调,以达到理想要求。在这个项目中,进排气阀制成品随即抽样后,于2012年初与进口气阀装船进行同缸PK,6000小时后的吊检结论显示,制造工艺与工艺水平与进口件无本质差异,产品质量与进口件相当。现在船上副机仍留有两缸盖总成的气阀在等待8000乃至10000小时后的检验!

在服务方面,为了赢得客户,同时也为了兑现对产品质量的承诺,南京国际从领导层到技术层都是“客户服务经理”,不分节假日,不分白天黑夜,只要客户有需要,产品及时送到,疑问及时解答,甚至于为其他客户的其他非本厂生产的气阀产品进行专业化的检测,帮助客户进行安全使用的分析。

“你们是‘三好’,品牌好、质量好、服务好”,评审会休息区,国内某知名航运企业负责人拍着南京中远航修配件厂厂长、南京国际董事长鲁宏的肩膀称赞道。鲁宏转头对记者说,这话我不能说,但客户说的,我也敢接受,因为我们的确有底气!

凭借产品优势,南京国际目前已得到国内超过80%的四冲程柴油机制造公司的授权生产和配套,同时也已为海外的四冲程柴油机制造公司配套。公司1996年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获得英国劳氏船级社工厂形式认证和中国船级社工厂认可证书。产品除在国内销售外,约占总销售额25%的产品直接销往海外。在过去的10年中,南京国际累计完成销售收入3.17亿元,有专项产品、清晰市场定位、稳定客户群,不折不扣地成为其母公司南京中远航修配件厂的核心业务及支柱产业单元。

令人期待的“市场化”

仅就目前来看,在产品质量相当的前提下,国产化后的气阀产品的价格与进口件相比有较大优势,这对任何一个航运企业的降本增效工作来说,都是具有很大吸引力的。

“航运市场持续低迷,航运公司都在控制成本,对降低机务备件费用也都提出了更高的目标。气阀国产化项目的成功,为我们降低备件费用探索了一条出路。”中远造船副总经理贾连军在验收鉴定会答谢词中推心置腹的一番话,得到在场专家组和嘉宾的认同。

不过现实也有它的残酷性。中远集团安监部负责机务管理的陈吉经理也直言,气阀备件的国产化是实现航运企业降本增效的一个有效途径,但国产化的进程仍面临着重重阻力,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多数航运企业对进口产品的依赖,担心国内产品稳定性和可靠性的欠缺仍在阻碍着国产化的进程。他也同时表示,此次气阀装船试验是在兼营长江及远洋运输区域的油轮上,航行安全压力和风险都是航运界中比较突出的。这次国产化项目取得成功,再一次证明国产气阀备件在质量上是可信任的,价格上均有较大的优势;这将对进一步推进备件国产化进程产生更加重要的影响作用和示范作用,“这也是航运企业‘保安全、控成本’与备件生产厂家‘重开发、谋发展’的成功合作典范”。

据南京中远航修配件厂党委书记、南京国际董事陈启华介绍,从一开始,南京国际就坚持着内部协同和外部拓展这两条腿走路。既要加大中远系统内部航运单位对国产产品的信任感,为系统内部协同的推进做好充分准备,又要积极主动地进行外部市场的开拓,努力靠自己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赢得产品的好口碑。

近年来,中远集团管理层大力倡导的内部协同意识逐步在全系统深入,加之中远集团船舶配件集中采购工作力度的加大,使得备件国产化,以及广泛推广应用质量可靠的国产备件,为中远系统降本增效发挥实际作用,逐步变得顺畅起来。

鲁宏告诉记者,2012年以来,南京国际积极响应中远集团降本增效和集中采购的倡导,对系统内各航运公司进行集中推介,并紧密跟进相关工作,着力推进产品的国产化进程。目前,公司已在中远集运、中远航运、大远公司及中散集团所属中远散运、青岛远洋、中远香港航运/深圳远洋等航运公司办理了合格分供商准入手续,其中的一些协同合作已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大远公司的DK–20机型已经率先使用南京国际的产品。中远内部协同效益为进一步“市场化”起到了支撑和保障作用。

“我们气阀类产品的年生产能力为10万余件,而中远系统船舶副机年需求气阀类产品初步测算是2万余件,我们仍有很大的生产能力来满足‘市场化’客户的需求,这也是我们从‘国产化’迈向‘市场化’的一个基础所在,一个信心所在”。

在此次鉴定会上,一位国内大型航运企业的高管表示,“此次国产化研制的产品质量与进口件相当,完全可以替代进口产品使用”,“技术经济效益显著,社会效益明显,推广应用前景广阔”。记者也得知,中远集团近期召开了船舶备件集中采购专题会,并重点研究和部署今年下半年加大开发备件国产化力度的任务。与此同时,中远集团为支持主机气阀国产化,批准了南京国际的“国际新型船用低速柴油机气阀的国产化研制”项目。这些利好消息在给这个中远基层单位莫大鼓舞的同时,又增加了一份为各航运公司船舶的安全运营、降低成本做出贡献的责任感。中远造船工业公司系统内部的协同,乃至于整个中远系统内部协同力度的加大,都将成为南京国际这样的中远基层单位外拓市场的巨大支撑力量和坚实的发展基础。我们看到,这条“国产化”到“市场化”的道路已变得越来越清晰,也会变得越来越宽广!

END

关键词: 南京国际气阀


国际船舶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