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工装备发展呼唤产业联盟

2013-08-30 16:29 | 中国能源报 船舷内外


“海工的产业链很长,和船舶、石化、机械、电子等密切相关,基于海工产业的以上特点,行业之间的协同和联动非常重要。

“国内将适时成立海工装备产业联盟,海工装备产业只有打通上下游,找到成本优势,才能与挪威、新加坡、美国等海工强国竞争。”中国船舶工业协会秘书长王锦连日前在第四届中国国际海洋工程技术装备论坛上透露。

中国企业手持订单量大

但订单总金额低

近年来,巴西、挪威等国家都在加大对海工装备产业的投资力度,伴随着深海油气开发步伐加快,中国的海工市场迎来发展良机。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的全球海工装备市场成交额仍处于历史高位,随着市场成交持续活跃,海工装备价格出现明显反弹。其中,自升式钻井平台价格涨幅最大,已接近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的历史高点。目前,一座自升式钻井平台的价格为1.95亿-2.2亿美元,同比增长2%左右。

此外,上半年,自升式钻井平台的订单数量在全球大型海工装备订单总量中的占比高达55%,在移动钻井平台中的占比更是高达69%。

据业内预测,继钻井船、自升式钻井平台订单“井喷”后,今后的市场需求热点将向生产装备领域转移。随着大量海上油气田项目稳步推进,生产平台的需求有望进入上升周期。

王锦连介绍说,今年前7个月,全球海工设备订单约400亿美元,中国占100亿美元,韩国接到的订单数量比我国少,但订单金额却要高,总金额将近200亿美元。“我国接到的订单主要集中在自升式钻井平台,而像深海的钻井平台、生产平台这方面,所占的比例很小。”

挪威船级社(DNV)大中华区海事咨询部总经理吴巨圣表示,目前中国海工装备落后新加坡、韩国约10到15年。从船厂来看,中国海工装备的订单数量是位居第一,是韩国的4倍,但是订单金额仅是韩国的1/2。去年中国交付的金额超过韩国,但并非意味着中国已经领先,而是因为韩国在生产比较高端昂贵的设备还没有交付。

海工高端人才短缺

产业协同发展待增强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就海工领域而言,我们的经济规模市场份额较小。主流装备自主设计能力薄弱,配套设备的本土化能力严重不足,核心设备和关键技术依赖国外,海工专业化体系,产业体系还没有形成。

此次论坛,不少与会人士都提到了解决海工人才短缺的问题。“这几年我们的一些骨干企业抓住机遇兼并国外的公司,壮大了他们海工方面的设计科技人员,但是总体上我们这个产业里的高端人才,包括设计、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人才,甚至于包括有关法律方面的人才都相当缺乏。”王锦连称。

一家海工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海洋工程应该像航天工程等我国的优势领域学习,“比如航天工程,就是依靠神八、神九等一个个大项目培养了一批批人才,海洋工程也需要依托大项目来培养我们自己的高端人才,但目前,很少有从国家层面扶持的大项目,基本上都是海工企业各自为战,各自搞各自的项目。”

另一家海工企业负责人则告诉记者,海工产业是一个跨行业、跨专业、多学科、高度密集的产业,也是高投入、高风险的产业。海工产品基本上都是定制化个性化的,没有大量批量的,这与汽车、机械等产业有很大的区别。因为随着各种海况不同,海工产品没有完全一样的产品,只可能是小批量多品种的。而且,海工的产业链很长,和船舶、石化、机械、电子等密切相关,基于海工产业的以上特点,行业之间的协同和联动非常重要。

“海工产业也是一个行销服务方面非常特殊的产业,国内企业的行销服务的水平有待提高。同时,我们海洋工程的总承包能力有待提升,深海关键技术仍需突破。”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在吴巨圣看来,切入海工高端市场需要国家级的战略和政策来支持整个产业的发展。而就在不久前,国务院印发的《船舶工业加快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实施方案(2013-2015年)》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加大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力度,发展钻井平台、作业平台、勘察船、工程船等海洋工程装备。鼓励骨干油气、造船企业和科研院所等成立专业化企业或联合体,培育海洋工程装备设计、系统集成和总承包能力。

质量稳定性欠缺

项目管理水平需提升

在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学院海洋工程系教授黄维平看来,海工企业按照这个行业的规律办事非常重要。

黄维平表示:“首先,设备企业做的东西不符合客户的标准,或者说没有经过专业机构的认证,这当然没有人敢用。其次,是质量稳定性问题,设备企业提供的产品做力学实验没问题,做化学成分实验没问题,但制成结构之后,壁厚的误差,直径的误差都出来了。比如用到国产板的时候,每次卷管都会有裂的。”

黄维平认为,国内的海洋工程设备企业并非没有能力做到质量达标,关键是无法保持始终如一的稳定性。

吴巨圣称,新加坡的海工产品交付时间比中国短,并且准时,尽管价格比中国高,付款条件比中国苛刻,但因为新加坡的企业有良好的记录,所以大型的油气工程公司,愿意花贵一点的钱得到比较可靠的订单。

“海洋工程的项目管理是一种全新模式,有时,我们不能按时交付,看似是在生产制造环节出现问题,其深层次的原因是我们项目管理方面出现了问题。因此,国内海工企业在项目管理水平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一位业内人士称。

END

关键词: 海工


国际船舶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