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槱:船舶设计学科的开拓者
2013-09-09 08:09 | 文汇报 船界人物
杨槱的一生传奇而朴素。中学时写就《广东造船史》,27岁成为造船系教授,曾赴美参与监造“普林斯顿”号航母,是中国船舶界第一位院士,90岁后仍能熟练使用电脑出版了6本书,被誉为“船界活化石”。
1940年至今70余载,杨槱院士辛勤耕耘在船舶设计和中国高等教育的土地上,是中国船舶设计学科的开拓者,也是中国造船科技发展和历史研究的奠基者。
作为20世纪中国造船界的标志性人物,早在20世纪40年代,杨槱就开始研究川江船并主持设计了当时最大的“民裕”号川江客货船。20世纪70年代,杨槱主持并领导15000吨自卸运煤船、5000吨近洋干货船等的设计与研究工作,对我国万吨轮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瀛州”号巡逻艇、自卸运煤船、5000吨近洋干货船、15000吨经济型远洋干货船等多种类型的船舶,在中国船舶的科技攻关领域,杨槱乘风破浪始终站在最前端。
1981年,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现称院士)评选名单揭晓,在造船界有一人被增选为学部委员,他就是杨槱。这是中国在造船领域评选出的第一位院士。此后,他先后当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船舶工程(含海洋工程)学科评议组组长。
20世纪80年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中国,“效益”二字是人们热议的话题。那么如何用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效益?为此,杨槱提出工程经济理论。他认为:在船舶领域,不仅要考虑船的技术性能,也要注重它的经济效益。仅仅考虑船本身的技术参数是不够的,还要与港口、航道等因素综合起来进行分析,要以最小的投入产出最大的效益,才能使中国的造船业变的强大。1980年他编写了《工程经济在船舶设计中的应用》一书,大力倡导船舶技术经济论证方法的研究。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他指导研究生从事沿海和长江煤炭、石油、集装箱运输系统的分析研究,旨在选择最佳船型与船队组成。分析中既考虑到船、港口与航道的配合,也考虑到海上气象、营运中的操作效率以及营运成本中的诸多不确定因素。他的科研小组应用现代预测技术、运筹学和系统分析方法解決了水运系统中的船型分析和船队组成等问题。这方面的多项科研成果被国内同行专家评为国内首创,杨槱也因此被誉为中国“工程经济第一人”。
杨槱重视教学,倡导理论学习和研究实践相结合,在他看来,发展船舶行业最重要的就是培养船舶人才。他自编多部教材,其中有些是全国统编教材,被高校指定为专业类书籍;他亲自讲授造船原理、造船设计等课程,指导研究生从事多项船舶类课题研究,其中大批成果被研究所、设计单位广泛采用,并运用于船舶行业。从事教育行业七十载,他培养了一大批教育界和造船界的骨干精英。中国科学院评选出的船舶领域第二位院士、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的总设计师朱英富、“蛟龙”号总设计师徐芑南、主持研制“胜利二号”步行坐底式平台的的马志良、“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中国深潜之父”朱继懋、船舶与海洋工程专家哈船院长邓三端等都是他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