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7月辽宁船舶工业有喜有忧
2013-09-11 16:31 | 中国船舶报 国内造船
1~7月,辽宁省造船完工量大幅下降,新接订单实现较大幅度增长。其中,主要造船企业造船完工量达508.4万载重吨,同比下降30%,降幅较上月收窄9.7个百分点;新接订单298.8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75.5%;7月底手持订单量为1631.5万载重吨,同比下降9%。上半年,辽宁省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分别占全国总量的20.8%、9.7%和14.6%。
辽宁省规模以上船舶企业前7月共完成工业总产值350.5亿元,同比下降24.3%,降幅较上月收窄15个百分点,其中造修船产值为310亿元,同比下降21.1%,船舶配套产值为40.5亿元,同比下降32.9%;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7.1亿元,同比下降23.5%;实现利润18.8亿元,同比下降32%。
辽宁省造船完工量出现大幅下降的原因,一是该省2012年造船完工量达1270万载重吨,创历史纪录,紧随江苏省位居全国第二,形成了较大基数;二是随着企业手持订单的急剧减少,为保持生产经营连续,骨干企业主动调整年度生产计划,放缓了生产节奏。
1~7月,辽宁省新接订单量实现较大幅度增长,并在节能、环保、绿色船舶,高附加值船舶,海洋工程装备等市场颇有斩获。其中,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收获了新型30万吨级超大型油船(VLCC)、9200TEU大型集装箱船订单;大连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承接了2.8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LNG)船订单,填补了辽宁省空白。此外,大船集团还承接了6座自升式钻井平台,大连船务承接了9000马力三用工作船、浮式生产储油装置(FPSO)等高技术、高附加值海工产品订单。
船舶产能过剩、造船成本上升和效益下降的矛盾突出、船舶工业发展环境日趋严峻,是辽宁省船舶工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据悉,该省现有造船产能为1800万吨,预计今年产能利用率仅达到50%左右。同时,新船价格在谷底徘徊,而劳动力成本持续攀升、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融资和管理成本大大增加、造船成本费用上升较快,导致船价与成本费用倒挂的现象突出。金融机构对船舶行业普遍收紧信贷,船企融资和开具预付保函越发困难,同时,新造船的预付款比例大幅下降,甚至出现“零预付”,船舶企业需要垫支大量资金,经营风险加剧。
面对这些问题,辽宁省相关部门下一步将大力推动船舶行业的技术创新,促进船舶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推动产学研结合,研发制造节能、安全、绿色的高技术、高附加值新船型;综合发挥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技术改造专项和产业集群等政策效应,推动船舶产品优化升级;鼓励企业大力发展适度相关、能够发挥其优势的非船产业。同时,该省还将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从完善规划、资源整合、科技投入、人才引进、财税融资等方面入手,全力支持企业发展海工装备制造业;利用船市调整契机,提高船舶配套产品质量;从培育市场入手,发展游艇产业,借鉴世界游艇产业发展经验,充分利用辽宁沿海经济带和船舶工业的区位与产业优势,从完善产业链、培育市场、营造发展环境等方面为该省游艇产业发展做好准备;选择信誉和业绩良好的船舶企业及优势产品,协调金融机构加大重点支持力度;以大连海事会、大连游艇展为有效载体,继续搭建船舶企业的营销平台;推动船舶企业与国家海洋局、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等单位的战略合作,积极争取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