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配业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
2009-07-01 09:26 | 中国船舶报 船配市场
船舶配套企业要苦练内功,提高效率和质量,增强服务意识;国内造船和航运企业要放眼长远,建设船配战略联盟,支持配套业发展;国家有关部门应尽快落实《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提出的相关政策措施,加大对船配业的支持力度,确保船配业顺利过冬。
会上,工信部装备工业司通报了我国船配业本土化船用设备装船率状况:2008年,我国三大主流船型船用设备本土化装船率为49.67%,较2006年略有上升,但与日本、韩国等先进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其中,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本土化船用设备装船率分别为65.18%、47.97%和39.31%。虽然我国三大主流船型本土化船用设备装船率和部分关键设备的国内市场满足率已经有了较大提高,部分船用设备的技术水平和质量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是与《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提出的“在三年调整期内,三大主流船型本土生产的船用配套设备的平均装船率达到65%以上,船用低速柴油机、中速柴油机、,甲板机械等配套设备的国内市场满足率达到80%以上”的目标相比,还有较大差距,需进一步提高。尤其是舱室机械、通讯导航设备、电子电气设备的国内市场满足率分别仅有15.21%、2.14%和30.44% ,某些关键设备及部件仍需依赖进口。
受金融危机影响,目前国内船配企业新接订单大幅减少,普遍出现了订单被撤销、暂缓的状况,加之国外配套企业开始低价向中国倾销产品,国内配套企业面临着严峻的市场形势。对此,工信部装备工业司民用船舶处处长由淑敏表示,当前,船配业已经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国内配套企业需做好长远打算,既要应对当前金融危机,又要考虑企业未来发展。与会代表也纷纷提出,企业应该大力提升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更加重视提高产品技术水平和新产品研发,做好人才培养、储备工作,加快建立境外营销网络和售后服务体系,带动产品出口。同时,船配企业应该与造船企业建立战略联盟,以共同应对金融危机。部分企业代表还呼吁,有关部门应该给船配企业提供必要的法律援助,以提高企业应对危机的能力;对船配企业采取适当的激励机制,巩固已有业绩,提高企业竞争力。
会上,来自部分重点省市船舶行业管理部门、行业协会、造船学会、船舶配套企业以及科研院所的代表,分别就各自企业的发展形势、当前船舶配套市场发展情况以及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作了交流,并就如何在当前形势下促进我国船配业快速发展提出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