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程助力打造“海洋强国梦”
2013-12-23 08:14 | 科技日报 船舷内外
改革发展新景象
一所研究型大学如何将科研潜能释放,助力海洋开发、加速强国建设?
“船海名校”哈尔滨工程大学在实践中这样回答—
紧抓协同创新这一科技创新模式的“升级版”,明确研究型大学的发展定位,即基础研究和高科技领域原始创新的主体、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将其贯穿学校建设始终。
近5年,该校累计承担国家省市科研项目2600余项、高水平协同创新脚步延至全国20余省份,连续7年以逾95%高就业率稳居黑龙江高校榜首……
在这所以“三海一核”(船舶工业、海军装备、海洋工程、核能应用)为特色的校园里,师生将“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作为使命担当,成为“海洋强国梦”的守望者和践行者。
12月11日,哈尔滨工程大学校长刘志刚带队赴大连,与国内规模最大、最具国际竞争力的特大型船舶总装厂大连船舶重工集团,就深化协同创新交换意见,从多层面建立对接机制,推进我国海洋工程行业转型升级。
“哈工程紧抓国家重大战略机遇,将推进协同创新的过程融入研究型大学建设过程,从科技创新、构建平台、人才培养等方面驱动海洋强国建设,走出一条协同融合、致力创新、利国兴校之路。”刘志刚说。
为科技创新提供“源头活水”
“十二五”期间,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新能源集成应用工程等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哈工程激扬潮头,依托基础研究和办学优势,通过协同创新,为该领域科技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
今年5月,我国首座漂浮式立轴潮流能示范电站“海能-”号百千瓦级潮流能电站在浙江成功运行,标志着我国潮流能发电技术向产业化迈出坚实一步。该电站采用哈工程自主研发的总容量为300kW的双机组潮流能发电装置和漂浮式立轴水轮机潮流能发电技术,发电容量目前国际最大。
产业化突破的背后,是哈工程同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哈电集团发电设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5家单位,潜心5年攻关的成果。项目带头人、哈工程船舶工程学院教授张亮说:“我们的优势在于基础研究,如何依托基础研究释放科研潜能,并产生更多集成创新成果是重头戏。”
哈工程调集海洋工程等多个领域的6个学院近50名教师参与项目基础研发、关键技术和总体设计攻关,先后突破漂浮式潮流能发电系统集成设计、高性能立轴可变角水轮机等多项关键技术,使电站在海上自动运行成为可能。“各单位在碰撞中产生好点子,协同创新使高校研究同企业需要真正结合起来,并开花结果。”张亮说。
从我国在动力定位系统领域实现“零突破”,到为我国第一艘航母在科研成果、设备产品作出的贡献……近5年,哈工程承担国家重大科技攻关等一大批科研项目,获省部级以上奖励200多项,申请专利超千件。这些硕果都是学校在协同创新中,发挥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优势,为科技创新提供的“源头活水”浇灌而成。
为产学研用打造“铁打营盘”
今年5月,《船舶与海洋工程创新与合作国际宣言》在哈工程签署。这份首届船舶与海洋工程创新与合作国际会议的联合声明,得到了国际上近百名船海领域专家的关注。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理事长黄平涛说:“海洋工程领域的新技术并非一蹴而就,必须建立产学研用深度合作机制,哈工程搭建了一个很好的示范平台。”
2012年,由哈工程牵头,联合大连理工、中国船舶(600150,股吧)工业集团、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海军装备研究院等国内船海领域最高水平的11家企业和高校院所成立深海工程与高技术船舶协同创新中心,全力支撑国家在船海领域的科学发展和行业的转型升级,为产学研用打造“铁打的营盘”。
“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国家提出“加快第三代核电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统筹开展第三代核电站建设”的发展规划。
ACP1000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PCS)系统是我国第三代核电技术的关键组成部分。作为我国核科学研究重要基地,哈工程与中核集团携手承接了这项开发难度大、创新性强且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2012年11月,按照实际参数建造的近30米的工程模化实验台架在校落成,规模、参数均达国际先进水平。“作为实验基地,这个实验台架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主持项目的核学院孙中宁教授说。
一面是同大院所、大企业建立的“深海工程与高技术船舶”“核电安全与仿真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一面是学校建立的科研基地和实验平台。哈工程盘活科技资源这盘棋、打好协同创新这张牌,破除与其他创新主体间的体制壁垒,形成协同创新的“铁打营盘”。
为创新人才培养“淬火升级”
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高水平的创新型人才。如何培养高素质人才,保证创新可持续,显得尤为关键。
今年7月,核学院学生王吉浦本科毕业,前往美国密西根大学继续深造。他曾参研“ACP1000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项目。“通过参研前沿项目,我实现了学用结合,形成良性循环,后劲无穷。”
截至目前,哈工程已与全国20余省份近350家大中型企事业单位、20余家军工企业展开合作,累计共建国家级工程实践中心7个、硕士博士学位点19个、省级研究生培养创新示范基地5个,以企业实际需求为依托,把课堂搬到生产一线,使学生的能力得到真正提升。
同样得到历练的还有活跃在教学一线的年轻教师。刚刚入选国内顶尖青年人才支持计划的张阿漫教授曾感慨:“如果没有工程应用项目,基础研究可能"打哪指哪",缺少目标和动力。通过协同创新,青年教师的研究课题"指哪打哪",有效解决基础理论与应用需求之间两张皮的问题。”
目前中国船舶工业系统140余家单位中,40%的技术领军人才和管理骨干出自哈工程,5.6%的国防工业系统总指挥、总工程师来自这里……这既是学校对国防科技工业高层次人才迫切需求的给力支持,也是协同创新为人才培养“淬火升级”结下的累累硕果。
今年8月,哈工程召开科技发展暨协同创新院士咨询会,邀请15位院士为学校发展“把脉”“探路”。哈工程党委书记谷焕民说:“学校充分利用科技资源优势,创建面向国家需求、重大科学前沿的协同创新模式,这是建设研究型大学的关键步伐,更是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的必然战略选择。”
协同创新的路子在这里越走越宽,步子越迈越稳。哈工程正以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契机,抢抓建设“海洋强国”重大机遇,将散为“满天星”的人才、技术、创意等创新要素,汇聚成一把熊熊燃烧的火炬,照亮了通往“海洋强国”之路的漫漫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