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东海工装备产业发展纪实
2014-06-13 14:37 | 南通网 国内造船
浩瀚的大海,总有波浪起伏;市场经济,也像大海的波浪一样,有峰有谷。
6年前,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世界航运业一下从巅峰跌入低谷,全球造船业进入漫长寒冬。
虽然行业还处于低谷,但启东沿江海工船舶企业,借市场倒逼转型升级,成功跳出“红海”,跃向充满希望的“蓝海”。
腾笼换凤
岸线裂变“黄金效益”
今年,船舶修造产业发展依然步履蹒跚,“接单难”、“交船难”、“ 盈利难”依然是横亘在船企面前的“三座大山”。然而,站在崇启大桥向东远眺,超20公里的沿江岸线,却是船台密集,塔吊林立,一派繁忙景象。
“2006年后的5年间,人民重工、江北重工、海洋油艇等近30家船舶修造企业相继落户沿江。然而,由于行情的急转直下,部分中小造船企业刚刚开工、甚至尚未正式启动就已陷入管理脱节,资金链断裂的窘境。”启东海工船舶工业园党工委书记徐永辉坦言:“始料不及啊,有些企业开工之日,竟是停产之时!”
岸线资源寸土寸金,弥足珍贵。如何让“黄金岸线”迸发“黄金效益”?一场壮士断腕式的腾笼换凤行动强势展开。
2007年中远海工扩容在即,岸线告急。启东市政府相关负责人亲自协调,有关部门实地踏勘,将原连兴港造船厂的岸线转让中远,使中远岸线拓展至2030米。去年中远海工实现应税销售39亿元,入库税收1.54亿元。目前总投资17亿元的二期项目有序推进,建成后将形成高端海工产品设计建造批量化、系列化,可新增年产值30亿元。
对于生产处于停滞、发展前景黯淡的企业,海工园加大重组整合力度,使闲置岸线重新焕发生机。总投资达15亿元的润邦重工收购了停产多年的东江船业;武船重工与刚建成就歇业的顺恒船舶合作建造军工产品、大型桥梁钢构,联合开展修造船舶等业务;上海泰胜风能收购蓝岛51%股份,启动海上风机塔架重型装备制造项目;振华重工收购道达67%的股份,成立振华重工启东海洋工程基地;总投资19亿元的京沪重工成功收购原南通启亚船务。
“和前几年相比,海工船舶产业无论是发展规模还是水平档次,都跃上了一个台阶。”徐永辉说。通过整合、置换、并购、转型,原博宇造船等多家传统船舶修造企业已让位给宏华等近20艘总投资逾300亿元的新兴海工“航母”。2013年,海工园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149亿元,每公里岸线产值已突破7亿元,是6年前的10倍多。
徐永辉表示,“围绕打造长江入海口‘世界一流的海洋装备产业基地’目标,继续招引重大项目,积极培育和引进‘专、精、特、优’等项目,力争到‘十二五’末,使海洋装备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
错位竞争
跃出一批“单打冠军”
今天海工船舶的竞争,是在全球尤其是在中日韩之间展开。对于和世界及国内一流船企的差距,启东造船人有着清醒的认识。
“应该看到,启东海工船舶总体规模和发展水平尚未跃上制高点,市场‘抗击打’能力相对有限。”一位业内人士欣喜地向记者介绍,在周期性低迷的形势下,启东许多船企纷纷借错位竞争,寻求差别化发展,通过转型海工装备、海工集装箱、特种船舶等,从而成功避开竞争最激烈的地带,一个个行业“单打冠军”应运而生。
日前,太平洋海工与南京钢铁联合公司携手突破LNG船用9镍钢板和液罐生产的国外垄断,被称为“海上冷冻车”的中小型LNG船制造自此全面实现国产化。“采用南钢国产9镍钢,使太平洋海工掌握设计、建造、钢材采购等液化气船设计制造核心价值链。”太平洋海工董事长梁小雷表示。
自2010年重组更名后,太平洋海工致力于LPG、LEG和LNG船等技术最复杂、建造难度最大、附加值最高的特种船用设备的设计和建造,LPG船订单超过全球订单的1/4,液罐订单超过全球总量的40%,成为全球LPG船和液罐及液化系统的主要生产基地,生产订单已排至2016年。
润邦海洋自2011年投产以来,就把市场定位于特种船和小海工市场。该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刘永江告诉记者,凭借多年的重型起重装备、船舶配套装备制造经验,润邦海洋从成立之初,就着重在海工辅助船舶、特种工程船和海工装备等方面做精做强,成功建造了国内第一台自升式的海上风电安装平台,接连获得新加坡、挪威等国订单。
此外,以中远海工为主研发的“深海高稳性圆筒型钻探储油平台的关键设计与制造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该平台的SEVAN650系列也是当今世界海洋石油钻探平台中技术水平最高、作业能力最强的高端领先产品。宏华全球起重量最大的移动式起重机2.2万吨宏海吊正在进行总装合龙,建成后将海上平台陆地建造的理念变成现实。胜狮集团启东基地打造全球集装箱生产示范基地,成为集团规模最大、最现代化、最具节能减排特质的旗舰工厂。
目前,海工园已形成以中远海工、蓝岛海工、宏华海洋为主的海洋石油钻井装备制造,以太平洋海工、京沪重工、润邦海洋、丰顺船舶为主的海洋特种船舶制造,以胜狮能源装备、振华重工为主的港口能源装备制造三大产业板块。
“转舵”出海
船企抢下“先手棋”
行走沿江岸线,不由让人感叹这是一片非常适合发展海工装备产业的沃土:岸线资源丰富,毗邻上海港,上海自贸区隔江相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江苏沿海开发两大国家战略的实施,更赋予海工装备产业发展重任。
“世界航运业总有一天会复苏,我们能否不在黎明前倒下?我们凭什么坚持到黎明?”“和世界一流船企的最大差距在于自主创新能力的不足。一个没有创新驱动的产业,是走不了多远的。”一位船舶业专家认为,启东海工船舶业要在萧条的市场行情下、激烈的同业竞争中做大做强,必须依靠创新转型。
“转型海工装备制造,是目标高远且有一定实力船企的普遍选择。”上个月,中远海工承建的“希望4号”圆筒型海洋钻井平台顺利进坞。“希望号”系列平台是中远海工向高新技术领域攀登、向国际海工高端市场进军的又一喜人成果。中远海工基建项目部负责人张明军介绍,早在船舶修造业处于鼎盛时期的2008年,中远海工就下了一着“先手棋”,大手笔引进了30多名境外海工设计和项目管理人才,由原来从事船舶修理、改装和制造,转身进军海洋工程装备制造领域。一步领先,步步领先。目前,企业有15个项目在建,产品几乎覆盖从浅海到深海、从油气平台到海洋工程船舶的全部类型。
创新转型的主体是企业。宏华海洋在组建伊始就成立了以海外引进人才为核心的工程设计部,与国际著名海洋工程设计公司、国内造船领域知名高校建立合作关系。振华重工启东海工由传统的造船向特种船舶、海上风电转型,成功研发的海上风机安装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太平洋海工和法国道达尔公司合作,向技术含量更高、附加值更高的海洋工程装备领域进军,开发建造的LNG再液化流程模块等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
海工园积极实施科技创新工程,帮助企业“抄底”国内外人才,在全球整合研发资源。目前中远、太平洋等企业都建立了强大的研发团队,每年研发投入上千万乃至上亿元,新技术、新创造不断在国内外引起高度关注。2011年至今,园区企业研发新产品31个,取得相关专利100余个。
“有大海,就会有航运,就需要海工船舶。”这是支撑启东海工船舶企业走出这轮“船周期”的信心。当下,对他们来说,只要“转舵”转得快、转得准、转得好,就一定能开启一段崭新航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