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租赁资产证券化有望破冰

2014-07-08 07:43 | 中国证券报 船舶金融


6、7月的江苏有些闷热,6月26日,南通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启东海工基地迎来一场大雨。大雨中,佩带安全帽、身穿工作服的中远船务、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中海油服 ”)的工作人员在简易搭建的会场里,与工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以下称“工银租赁”)一道庆祝合作。当日,工银租赁通过其东疆保税区项目公司向中海油服交付了“凯旋一号”自升式钻井平台。该平台不日将赴中国东海开展钻井作业,而此次交付也标志着金融机构在支持实体经济方面“再下一城”。

在一系列利好政策推动下,较多金融租赁公司涉足的“海陆空”三方业务有望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而随着城镇化预期的加强,金融租赁公司则在谋求盘活资金存量之际,寻找“掘金”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医疗等领域机会的可能,从而将自身的融资融物能力与实体经济对接。此时,工银租赁、交银租赁、江苏租赁、民生租赁、华融租赁等金融租赁公司上报了各自的资产证券化产品方案,首单产品有望从中“脱颖而出”,并将成为行业盘活资金的优选方案。

5家机构上报方案

中国证券报记者近日从权威人士处获悉,目前多家金融租赁公司对于资产证券化业务跃跃欲试,5家公司已经上报了各自的产品方案,预计首批金融租赁公司资产证券化产品规模为60-70亿元。多位金融租赁业内人士表示,从现在的情况来看,首单产品正式落地只是时间问题,而这也是金融租赁业内“期盼已久”的。

专家和业内人士认为,在高层提出重视装备制造业以及一系列支持政策出台的背景下,高端装备制造业正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航空装备、卫星及应用、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和智能制造装备等前期投入大,研发周期较长,需要大量资金支持,而这些都非常符合资产证券化业务的特点。利用金融租赁融资融物的优势,既可以为这些高端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同时又能够发挥经销商的作用,并开拓国内、国外两方面市场。

银监会今年3月正式发布的《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明确,经银监会批准,符合条件的金融租赁公司可以开办发行金融债券、在境内保税地区设立项目公司开展融资租赁业务、资产证券化等业务。而金融租赁公司开办资产证券化业务,可以参照信贷资产证券化相关规定开展。

银监会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5月末,全国共有24家金融租赁公司,行业总资产11334亿元。整体来看,经过近几年的发展,金融租赁公司的资产规模和业务领域逐步扩大。2007年以来,金融租赁行业资产年度平均复合增长率达到87.91%。随着新设金融租赁公司的成立以及部分公司陆续增资,行业资本实力不断增强,目前全行业实收资本为841亿元,比2007年底增长10多倍。

金融租赁业内人士表示,金融租赁行业的资产规模已经突破1.1万亿元,而行业的产品和业务也在高速发展,这些对于公司资本金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各家金融租赁公司都在积极寻找提升资金使用效率的途径。一家金融租赁公司负责人表示:“资产证券化无疑是一条最佳途径,我们希望未来这方面规模可以扩大,从审批到发行也可以实现常态化。”

市场人士相信,未来资产证券化或将成为包括金融租赁公司在内的金融机构盘活存量的重要手段,也将受到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投资者的“青睐”。南开大学金融租赁研究中心主任刘澜飙认为,从国外发展经验来看,租赁资产证券化产品需要银行、保险公司、基金公司以及投资租赁公司的参与,因此要从许多方面将市场主体吸引到市场中来。与此同时,大力发展二手设备交易市场,因为完善的二手设备市场是进行租赁资产创新和交易的必要前提。

“海陆空”成“公约数”

随着行业资金的使用效率不断提高,金融租赁公司的业务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且在对接服务实体经济方面有着明确指向。目前来看,航空、航运和机械已经成为多家金融租赁公司在与高端装备制造业开展合作过程中的“公约数”,而“海陆空”三方业务,目前面临的发展环境却不尽相同。

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在航空领域,多家租赁公司已经在北京、上海、天津、深圳等地借助区位优势拓展局面。交银金融租赁有限责任公司航空租赁部总经理李玲表示,目前,金融租赁一般提供融资租赁和经营性租赁两方面业务。航空公司出于平衡资产结构、分散风险的考虑,仍以融资性租赁为主、以经营性租赁为辅来进行业务配置。

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规划发展部副总经理陈建华表示,近几年来,航空公司通过银行贷款等方式自购飞机的情况已经越来越少,除非有足够的现金支撑,否则一般都会通过租赁来获得飞机的使用权。“新飞机的价格实在太高,航空公司不大愿意直接购进后让自有存量资金套在那里,现在业内大趋势都是融资和经营性租赁为主。将来出现资产证券化产品以后,可能这种情况会有不同。”

在海工装备领域,金融租赁公司的介入可将船企、装备运营商和金融机构三者结合。借助《船舶工业加快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实施方案(2013-2015年)》等一系列支持金融机构助力实体经济的政策出台,工银租赁、民生租赁、招银租赁等公司都已经起步,并在探索细分市场的同时,研究创新商业模式。

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在航空、航运业务方面,多家金融租赁公司已经将视野拓展到海外市场,参与到国家和地区间的金融服务能力竞争中,而这两部分业务也被视为打造中国金融租赁国际影响力的突围点。随着涉足同一类业务的金融租赁公司细分化趋势加强,航空项下的大飞机、公务机、支线客机,航运项下的钻井平台、钻井船、物探船等业务领域,有望形成不同金融租赁公司“各领风骚”的局面。

与此同时,城镇化建设也带来更多“掘金”机遇。多位金融租赁公司负责人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尽管目前我国经济增速放缓、产能过剩等问题延续,但是从中长期看,我国城镇化建设相关领域、高端装备制造业等仍存在较大机会,包括轨道交通、民生设施、医疗等业务,未来都有望成为行业的“掘金”机会。

城镇化所带动的基础设施建设,也由此受到越来越多金融租赁公司的青睐。工银租赁相关人士表示,金融租赁正在推动城镇化建设方面起到更大作用。通过盘活现有的存量资产,地铁轻轨、绿色公交、污水处理、节能发电、教育医疗、文化娱乐等诸多领域可以得到资金支持,以此缓解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压力。

另外,医疗领域的租赁业务,也成为金融租赁公司下一步的关注焦点。记者了解到,民生租赁正寻求在医疗领域占据一席之地。目前,民生租赁重点支持医疗基础建设相对落后的西南地区,现阶段主要发展四川、重庆两地,已为共计10家县级医疗机构提供了融资租赁服务,投放近10亿元。下一步,民生租赁还将拓展贵州、云南等地区,重点支持15家医疗机构,预计投放约20亿元。

多位金融租赁公司负责人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尽管目前我国经济增速放缓,但是从中长期看,我国金融租赁行业仍存在极大发展空间。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金融租赁也在探索发展“中国制造+中国金融租赁”的发展模式,即租赁公司从国内购买产品然后租给国外企业,打开国际市场,为中国企业特别是高端装备探路。

平安证券分析师宋光辉认为,从市场渗透率(租赁业务量在设备总投资中占比)来看,中国租赁业市场还有很大发展空间。中国城市化、工业化步伐的加快,传统行业的产业升级,新兴行业和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民生工程、中西部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医改”、“教改”落实等带来的融资需求,将保持租赁业在未来快速增长。中国租赁资产未来预计可达到3万亿元规模,如果有一半实现证券化,则支持证券市场规模可达到1.5万亿元,能够吸引投资者参与该市场并增加市场流动性,从而降低产品的流动性补偿,使产品的融资成本降低。

工银租赁副总裁纪福星表示,从全球租赁行业来看,具备国际话语权的公司专业化都极强。“金融租赁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是专业化,因为只有专业化才能有效控制风险,才能做大规模,而规模大了才能有话语权和定价权。位于国际前列的都是专业化的租赁公司,像我们国内一样什么都做的并不多。”他还透露,未来工银租赁也将趋于专业化,“目前我们的板块有航空、航运、能源、轨道交通等,我自己感觉太过于分散,目前国际上大的租赁公司基本上都是做飞机的,未来我们肯定也要专注于做飞机或者海工平台。”

业内人士认为,我国租赁行业的市场渗透率不足10%,与国际成熟市场15%-30%的水平相比,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而金融租赁企业因具备银行背景而带来的筹资能力和风控能力,将成为中国融资租赁行业走向国际市场的先锋。此外,在税收、监管等政策进一步细化的预期之下,金融租赁有望在境内外两个市场同时发力。而上海自贸区 、天津东疆保税区等地提供的经验,也将有望金融租赁公司通过SPV等模式创新,充分参与到国际市场竞争当中,并提升中国金融服务的影响力。

END

关键词: 金融租赁


国际船舶网微信公众号